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蔡红春
[导读]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诗歌教学在其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诗歌教学在其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特别是诗歌鉴赏,往往是考试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多措并举,更好地在新课改的带动下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对诗中观点更好的进行体会,对诗歌情感加深理解。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
        前言:在21世纪的背景下,由于受到新兴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比较少的。这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还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新课改的带动下,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应该重视其中的诗歌鉴赏教学。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古代文字和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更好的产生助力。
        一、重视想象激活,提升教学实效
在诗歌当中往往是饱含想象和情感的[1]。所以,在引导学生开展诗歌鉴赏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激活。只有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才能够进入到情境当中,在诗歌鉴赏中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和鲜活的画面,不断的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灵活的开展想象,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破阵子》有关的内容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将诗歌当中所包含的物象记录下来。比如花絮、黄鹂、水池、梨花、燕子等等。在后续的教学当中,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诗歌情境中让学生借助这些物象来对思路进行放飞,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实现景象的有效描绘。最后,教师就可以将正确的理解引入进来,让学生进行良好的对照和鉴赏,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想象和实际解释之间的偏差之处。带动学生在想象力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促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持续增强。
        二、加强诵读品味,提升教学实效
和现代语言相比较,诗歌在语法、词汇的运用上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2]。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鉴赏,一定要强调诗歌中包含的通假字、音韵和对账等等。让学生开展练习,使学生对诗歌属性更好的产生理解。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带领学生采取诵读品味的方式,让学生的理解和感触变得更加深刻,让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当中找寻到其中的格律精准和音律美的特点。例如,在讲解《将近酒》和《行路难》诗歌的过程当中,学生在品味诗意内涵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诵读活动。

要求学生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实际诗歌意境,将情感投入到其中,对诗词所包含的情感更好的进行品味。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其中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达到一举数得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历史典故,提升教学实效
为了更好的加强诗歌教学的趣味性,带领学生更好的进行鉴赏,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当中也应该结合实际的诗歌内容对一些历史典故进行引入[3]。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明白诗歌当中所含有典故的含义和出处,让学生能够与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进行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典故的价值和意义,体会作者意图,使得鉴赏效果和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词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设问“辛弃疾在古诗当中采取‘射天狼’、‘遣冯唐’、‘看孙郎’等相关典故的运用究竟对自己怎样的情感进行抒发?”在这时,学生可能是比较迷茫的。在后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对典故的始末和出处进行告知,让学生在品味诗歌情感的过程当中能够变得更加深刻,真正的让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四、彰显诗歌风情,提升教学实效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教师也应该将诗歌风情更好的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诗歌所具有的诗美如画的特点,让学生真正的懂诗和爱诗,感受到每一首诗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风情。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摆脱负担和顾虑,更好地读懂诗,读懂其中所蕴含的真实情感。例如,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诗歌兴趣的提高,让学生对诗歌多多接触,可以让学生一起品读诗歌,更好的带动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评诗、改诗,参与到写诗比赛当中去。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阅历得到丰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在诗歌的世界当中开辟出辽阔的新天地。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带动下,教师在教学当中不断的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更好的让教学得到完善和优化,带动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重视想象激活、加强诵读品味、借助历史典故、彰显诗歌风情等作为入手点,更好的促使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让语文课程的内涵和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参考文献:
[1]许仁红.例谈初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思乡爱国情怀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5):19-20.
[2]王二青.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1):87-89.
[3]叶翠.初中语文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8(1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