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已经悄悄地走进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让各类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更加迅速。如今各行各业想要迅速地得到发展,必须要将信息技术和行业进行结合。当然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本身就是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以知识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如果搭上了信息技术的快车将会更加高效。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在教学中最常见。本次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
最新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要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相融合,将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学习[1]。同时教师也要多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化课堂教学模式,将以往生硬的、机械式的课堂转变为气氛活跃,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的结构比较复杂,很多问题需要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才能够实现对问题的解决。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师,对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展开了实践研究。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注重导入环节的应用,导入环节是学生熟悉整体知识,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大概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一个好的导入过程,将会让整堂课变得更加高效,但是如果教师忽视了导入环节的作用,将很难让新课教学起到应用的效果。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化的特点,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都是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媒体,与课本的文字和数字相比,他们更愿意看视频和图片,更愿意从直观的素材当中挖掘数学信息,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可以事先以多媒体情境为主导,将新课学习主题穿插在其中。例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这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五种不同证明方法。导入环节中教师展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画着两个美猴王,学生无法分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该情境的目的是初步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对全等的概念的认知。随后教师将焦点聚焦于三角形,假设制作了两个所有的边长都一样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重合呢?假设制作两个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那这个三角形又是否能够重合呢?这两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回答该问题需要学生仔细认真思考,在图纸上作图。设置该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转向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上。本阶段研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和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图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有助于新课的教学。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新课讲授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结构和逻辑更为复杂,学习和思维的方式,需要剖析知识的本质和通过直观性手段来向学生呈现新知识,让学生手脑结合式展开学习研究。
例如在讲授:《平面向量》这一节课时,课堂上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粉笔画图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不仅仅会让浪费很多课堂板书的时间,在讲解后面的坐标平移的过程时,教师只能够一边用黑板擦擦去原始的坐标,随后再画出新的坐标,学生不能够看到坐标在平移的过程中,横纵坐标的增加或者减少,最终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记忆上。笔者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技术,结合3D地图为学生制作了一个坐标系3D全景地图,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图中的每一个建筑物的位置,在地图中有一个卡通人物站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这个位置的坐标也为学生展示了[2]。随后笔者点击鼠标人物开始移动,移动的过程中点的横纵坐标也开始相应的进行加或者减,学生可以看到坐标增加或者减少的过程,非常的直观。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后学习中的应用
课后学习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既需要课前的预习和导入,需要新课讲解中学习新知识,同时也需要课后对知识的巩固练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初中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差,不愿意在课后主动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一个微课,微课中展示和一次函数相关的重难点内容,因为一次函数在初中数学属于较难的部分,很多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就没有将知识消化,所以很有必要将重难点制作成一个微课,吸引学生课后主动学习。微课最后一部分呈现出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来掌握理解一次函数知识。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范围非常广,微课教学的生动形象,以及精简化特点,对广大师生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深刻地体会到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探索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导入、新课教学,以及课后学习中的渗透,展现了多媒体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但是信息技术是不断地更新,教师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白国斌.探究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0(13):123.
[2]李菊平.信息化高效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