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的方向也得到了一定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局限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应该做到因势利导,带动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将教育的价值展现出来。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真正的多措并举,推动学生创造能力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多。
关键词:现代教育背景;小学语文;创造能力;培养
前言: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创造能力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培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能让学生解放思维、拓展思路,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下对问题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探讨。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开放学生的思维,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此来让学生获取到更多,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
(一)遵循课标要求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语文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能够站在多个角度和视角下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真正的让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对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培养就能够更好地展现新课标的导向作用,将新课标中的诸多要求落实到位,保障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这样就可以促使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让学生在局限的课程当中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二)解放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更加倡导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上,也体现在品德、素养、态度、自信等各个方面[1]。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为了带领学生得到综合和全面的发展,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程开展中一定要加强氛围的构建,做到因势利导,不断地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提高创造思维及能力的氛围和环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带动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造能力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2]。只有教师在教学当中不断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才能够争做一名创新型的老师,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好的提供环境。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从我做起,应该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外向、幽默、自信、活泼,真正的展现自己的个性特质。例如,作为一名当前时代下的教师,一定要保障教育观念的全新树立,应该对以往陈旧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模式积极地进行转变。无论在讲解哪一内容时都不是让学生背,而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体会,这样才符合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价值,让学生获取到更多。
(二)创设开放课堂,培养创造能力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死气沉沉的,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敢于表达自己创新的思想和感受,怕受到教师的不理解和他人的嘲笑[3]。所以,在现代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地改变这样的现状,不断地加强开放课堂的创设。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敢说敢想,真正的让课程开展更加高效,例如,在讲解《观潮》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会在多媒体的支持下来给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在这时候,学生却提出“钱塘江大潮涨潮时的情景和鬼子进村时一样,人们都会呼啦一下子疏散开!”引发其他学生的哄堂大笑。对于这样的创新思维和想法,教师不要直接进行否定,而是应该对这样积极思考的方式进行肯定。让学生能够积极运转思维,在课程当中摆脱顾虑,积极地投入到探讨当中,真正的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结合课本改编,培养创造能力
在语文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转变原本单一、陈旧的现状,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展现的空间和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够展现创造活力和创新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可以结合剧本的改编,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来创新创造,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讲解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延伸话题:“在故事的最后你能否为小女孩改写结局呢?”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课本剧的改编,并在后续中以分角色的方式来进行表演,教师来进行打分和评比。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添加一些人物和情节,让整个表演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具体。这样就会锻炼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展现空间和平台,达到良好的全面发展的推动效果。
(四)实行角色互换,培养创造能力
在语文课程开展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据的主导地位比较强,导致学生在学习当中主体性的缺失,很难真正地达到理想当中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现代教育当中,教师则可以加强角色互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提高。例如,在讲解《枫桥夜泊》一课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解的一些释义以及在体会作者情感上的一些问题,教师都可以让学生积极探讨,也可以让一些已经掌握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身份来进行探讨和讲解。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以学生的身份来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提出,引导大家一起探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当中各抒己见,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潜能得到激发,真正的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当中创造力的有效培养。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需求,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一个解放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前进、开放思路,获取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设置开放课堂、结合课本改编、实行角色互换。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达到预期当中的教育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曾惠敏.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的提升路径[J].林区教学,2020(06):52-54.
[2]王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黑河教育,2020(06):35-36.
[3]于艳.浅谈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J].黑河教育,2020(0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