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赖潺
[导读] 在学习中,只有存在问题,才能调动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摘要:在学习中,只有存在问题,才能调动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这就可以看出问题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遇见疑难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学生要做到正确对待问题,积极主动的寻找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起到好的学习效果,更好的提升自我。所以,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才能让学生明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更好的方法完善自我。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意识;方法研讨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部越发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提上了日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因为一切创新活动都源自于各类问题的提出,基于此,老师需要在教学中设置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还要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全班同学一起思考,最终得出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学生要敢于质疑,最后还要依靠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
        一、构建问题框架,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语文学习中,老师要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朝向该目标努力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之前就要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心里就可以形成学习的框架,进而展开有效的学习。此外,老师还要鼓励学生构建问题框架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一些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好好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做到这些还不够,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继续延伸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然后学生在课下就要有意识的构建一个完整的问题框架,并且在问题后面写出完整的答案。长此以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重要的语文知识和内容。
        二、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就笔者分析研究,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也受到老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教学的侧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接受和认同一些语文知识和结论,并没有让学生广泛开展思考活动,这样学生在潜意识里就认为学好语文就是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可以了,难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此外,还有一些学生不敢质疑“权威”,他们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就是正确的,自己存在问题也没有提出来,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就会积压,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为了改变上述现状,老师就要采取一些类似于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问题教学,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老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不能让学生认为老师比学生高一等,如果学生的意识里就是认为老师和学生不是平等的,那么就不利于开展师生间的交流。要知道,语文的主观性比较强,许多语文题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学生可能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想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散思维,怀着问题意识进行探求,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分段是开展具体教学的前提,针对课文的分段,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如果有些同学不同意其他学生的分段标准,大可以站起来说说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很好的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


        三、建立问题指导体系,鼓励学生培养质疑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做到教学理念的革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就要让班里的其他学生思考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然后再深入的探讨答案,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如果有些同学认为老师解答的并不全面或者不合理,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就要整合所有的指导意见,得出完整的答案。例如,在学习一些古诗时,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老师没有讲到的难题,就可以在课堂交流活动的时间中提出来,老师接收到学生的提问后就要提出指导意见,其他学生也可以提供一些补充。因此,通过建立问题指导体系,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语文课堂活动
        在学习中,老师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可以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时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讨论主题,就像“小学生下水解救溺水的儿童这种做法对不对”,之后就要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个小组,双方就要发动脑筋思考有利于支撑自己论点的理由,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质疑精神,还能加强全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通过开展具体的问题讨论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关注和践行。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老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根据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设定不同的教学指导方案,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智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J].学周刊,2020(18):77-78.
        [2]丁喜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09):164.
        [3]曹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基础教育论坛,2020(11):32-33.
        [4]何永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学周刊,2020(10):119-120.
        [5]李治玲.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摭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