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后期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对语文这门科目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得心应手。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不上心,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方面能力过于欠缺,学生以一种被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很少自己进行思考。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与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小学阶段以最基础的内容为主,包括字词的识别以及汉语的简单运用,这个阶段的学生以简单的识别汉字以及语言组织为主,并对其进行学习。但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只是教授知识而已。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选择讲解一些相对简单的案例或者记忆部分,而不是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此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及自控力均比较差,虽然学习到了基本的知识,却无法灵活运用,在考试或者做题的时候很难将其应用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方面,应关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
二、培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语言文字应用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涉及了听说读写以及相应的文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聆听、会读、会说、会写,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语言这一门工具,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加强语文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这一交际工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的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品质教育。
三、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实际的作用,全面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查字典,从而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查字典,以此提升学生的汉字积累量。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睛”,“顶”等生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有效的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将生字组词造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字的拼音和结构,在生字的练习中进一步加强生字偏旁部首的练习,日积月累,从而提升学生的汉字积累量,以全面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而让学生在组词造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让学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二)在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拓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学习特点和思维特征已通过针对性的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以有效完成相应的实践练习,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课堂角色,引领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教学内容通过针对性的教学,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通过分层教学,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葡萄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图片和视频,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来感受葡萄沟这个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图片和视频,以通过有效的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图片和视频深入感悟,融情于景,结合具体的情境全面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三)在积累的基础上发散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倘若只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的。因而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且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用尽可能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其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样,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联系其所学的知识,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例如,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在本篇课文中包含了大量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充分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其阅读的内容不断丰富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同时,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习题,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创新小学语文课堂,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通过有效的实践练习,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孝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71.
[2]赵言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74.
[3]全国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7(04):143.
[4]赵晓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