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识字能力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与此同时,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难点。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认识的生字个数为1600~1800个,要能写出的生字个数为800~1000个。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这个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识字具体是指了解字义,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同时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实现三者的统一。学生进行识字的学习,就需要在辨析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运用字义的基础之上,实现字的读、写、讲的灵活运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具体即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识字的学习,学会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数量,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当学生的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顺利进行书面阅读,进而进行写作。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让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识字教学不单单是小学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在整个义务教育时期都需要进行重点的学习,因而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关键内容。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语文学习中,识字教学要求会读、会认、会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任务较重。而小学语文低段学生年龄小,普遍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长时间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加之学生识字基础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在入小学前有一定的识字量,有一部分学生识字量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能够记忆汉字,往往忽视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识字教学方法较单一,在作业布置上出现了学生反复机械抄写等现象。
三、以课堂为阵地,丰富识字方法,培养识字兴趣
1、图解识字法所谓图解识字法,是指利用图画(简笔画、贴画等)帮助识记字形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用此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马“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简单的象形字,都是实物的象形,笔画简单,与图画接近。学习这类汉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模仿古人造字:画画大山的“山”是什么样?说说“田”怎样写,大家造字、说字兴趣浓厚,同时从中体会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识记了字。
2、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即利用编儿歌和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如: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全);“两个小儿土上坐”(坐);“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如学“爱”字念:“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小朋友们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妈妈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3、猜谜识字法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点一横,叉叉顶门。”(文);十字头,秃宝盖,撇着撇着一小点儿(索);三个人到二年一班去听课(奉)等,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帮助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
4、部件识字法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
6、归类识字法 汉字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从其造字法去看,它分为会意、形声、象形、假借、指事以及转注等,这些形声的汉字均具备自己特殊的意义和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汉字分门别类,予以归纳,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举一反三,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认字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大认字的范围。所以,造字规律对于生字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进行同部首识记,如“桃,柳、杨、桂、松、柏”,让学生通过观察,寻找出这类字的特殊意义,与此同时,加以扩展,让学生指出带有‘木’字旁的汉字,并说明这些汉字与‘木’字之间存在哪些关联,进而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但能够认识本篇文章的生字,而且对与本课有关的生字也做到了识记。又比如在进行“燥、躁、澡、操”等字的学习时,要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这些字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同学们发现部首不同,所以这些字的含义也各不相同,有“火’太干燥;人要一“急躁”容易跺脚;有“水”洗澡;用“手”(提手旁)做早操。有“水”洗澡;用“手”(提手旁)做早操。
结束语: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取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同时,在认识生字的过程中,要针对课程设计,将每一个生字的学习落实到位,强化课后复习,巩固练习。当然,这些工作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教学过程所总结、培养而成。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教师方可了解学生掌握生字的程度以及识字的水准,将识字、的时间重点放在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之上,在课堂之上需要针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工作才会感到轻松,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上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郭艳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快乐识字方法[J].新西部(理论版),2012,Z3:229.
[3] 郑礼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