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李明欢
[导读] 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大量农村青年来到城市务工
        摘要: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大量农村青年来到城市务工,并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这就导致农村中大批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在心理、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这也导致了许多数学学困生的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情况,并且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其对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情况有所助益。文中指出必须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生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也有所扩大,据统计,我国当下有超过两亿的农民在城市中务工,且该数字还在以每天百分之十的比例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也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容易在身心方面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孤独、交际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佳等学习问题。由于家长经常不在家,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管束,因此留守儿童经常出现作业完成不及时,甚至逃学辍学的情况,成绩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予以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帮助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
        一、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分析
在当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仍然较不均衡,在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对数学学习缺乏求知欲和兴趣,导致对数学学习较为抵触。学习态度不端正,意志力比较薄弱。在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摆弄东西等,不能遵守课堂纪律,课后完成作业的质量不佳。由于缺乏家长监督,一些学困生学习习惯较差,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只做选择题,对于题目较长的问题直接放弃,缺乏意志力,长此以往势必会产生学习上的惰性,难以得到提高。  
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传统,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下,部分农村教学硬件设施较差,在教学方面也存在应试而教问题,教学往往以考试为准绳,以升学为目标,因此,教师往往以成绩和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于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教师缺乏关爱,导致学生自卑感加剧,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再次,部分教师备课工作不充分,没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备课,教学过程中缺少情境创设,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课堂沉闷。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在师生互动环节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导致学困生总是被忽视,不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二、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应对策略
(一)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要因材施教,不仅要备好教材,同时也要备好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依据学生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在课堂上也可以采取更加多元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增加趣味。例如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时,可以实现准备好一条线,在课上拉住线的两端,将线拉直,然后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住,同时也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直线和曲线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让课堂更有效率。
除此之外,还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让其回答简单的问题或者做简单的题目,让他们获得做对题目的成就感,进而克服自卑心理,逐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从厌学转变为乐学。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首先,对于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要有所了解,依据不同的状况为学生提供帮助。比如,有的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少关爱与陪伴,内心孤僻,人际交往方面比较紧张,性格自卑,在数学课上表现不积极。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课堂竞赛、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有些留守儿童在家中缺乏学习监督和指导,导致数学基础比较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获得自信感。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应对难题的意志力, 让学生养成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三、结语
在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庞大,而这一群体在数学学习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策略,要走进学困生的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加强学法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华梅.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40.
[2]宋家自.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28):56-57.
[3]郑黄义.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