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吴卫兵
[导读] 在教学改革的最新教学理念中,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创新和探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最新教学理念中,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创新和探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对自己教学的研究创新,改善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占据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参与到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培养
一、创新能力与思维对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意义
(一)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
        学生在学习数学课堂上更多的是学习一些死板的数学知识,学生只是为了取得较高的考试成绩而学习,所以学生很难将知识进行灵活性的应用,只能按照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照搬解决数学问题。此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来说就非常重要,在这样的培养中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学生就能够学会应用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解决自己没有见过的数学知识,慢慢的学习也就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在用自己发现的新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也会得到参与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二)能够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数学理论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升考试中试卷上的成绩,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身数学知识就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如果没有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做到如此的有序。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应用。学生拥有创新能力,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自然就会搜索脑海中自己已经了解的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满足教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发展,重视对学生创新方面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成长发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才能让学生迎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成长,让学生以后能将自己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一)利用情境教学对学生培养
        在教学中情境的创建对学生的教学以及培养来说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实现对课堂中知识的学习。并且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下,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引导,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时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学生就会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此时学生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就可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

学生自主探究相应的内容,那么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就会更好,教师也能够转变教学形式,不再高高在上的主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数学课堂更自由更充实,学生的思维想法能够被更好的发挥出来。
        例如,教师在《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相应的氛围,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在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根据图像回答相应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于一次函数图像就会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在选择图像时最好利用路程、时间以及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图像的绘制以及提问,因为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更熟悉,也更能方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之后教师可以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引导,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学习,让学生将旧知识结合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这样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
(二)在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
        在初中数学理论知识与概念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和同学之间合作探究知识,也可以与教师互动完成知识的学习,此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就能够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投入到相应的学习环境中,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体会。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让学生回顾知识,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奠定基础。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办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掌握数学知识,此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总结:
        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行互动等等方式实现对数学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董海龙.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00 (008):P.17-17.
[2]向瑞仁.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06):P.105-106.
[3]黄明良.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8,000 (001):P.42-42.
[4]李印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新区,2018,(11):97. DOI:10.3969/j.issn.1671-4113.2018.11.089.
[5]何维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1):166.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7.2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