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唐华
[导读] 从国内发展角度来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期
        摘要:从国内发展角度来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期,社会的发展也愈加剧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此,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一定要具备不同的核心素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不同学科的每一位教师需要重视起来,这也成为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前言:化学这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不过化学这门课程在初中学生的总体学习时间中相对是比较少的,但是它是我国基础教育科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也是初中学习科目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是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基础性很强。因而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参差不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也正在逐渐地改变,初中生化学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不断地涌现。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运用学习上的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对于教书育人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下是我总结的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介绍的几点经验,仅供同行们参考、探讨。
        一、核心素养是什么?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一定要具备的不同基础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关键的作用,所以不同学科教师需要重视起来。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怎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现在十分关键的研究工作。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可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文中分析并研究了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对策。
        二、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对于化学课堂的构建,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的配合。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作为化学老师在课堂上首先要保持清醒明朗的头脑。有时候也可以用一些激昂的语调把思想抛锚的学生,从校外拉到课堂上。大多数的时间里用平和的语言提醒学生哪里有问题,哪里错误?哪里是不应该犯的错误?,让学生拥有小组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良好氛围。作为学生,在本节课上课前首先要做好预习工作,在上课前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以便课堂讨论学习。例如,化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学习“走进化学世界”,让学生享受轻松愉快的化学学习环境。在本课时分为三个部分:变化和性质物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入化学实验室,教师可以颠倒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先到化学实验室,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参观实验室里的实验设备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前给学生展示一个小实验,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寻找化学的新鲜感,促进师生交流,建设高效的化学教室。
        三、化学课堂学习气氛最为重要。
        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学习效果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剩余的时间会感到乏力疲惫,很难再听进去更多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尤其是基础比较差的一些学生,更难集中精力听取老师所讲的知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昏昏欲睡,思想抛锚,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有时候老师为了加快讲课进度,很少管理课堂纪律问题,随即就会出现学生课堂聊天等诸多问题,良好的学习气氛也将不复存在,学习效率也将逐渐消失。为此,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因此而诞生,大大降低了传统教育所带来的弊端。让学生聚精会神的上完每一节课。例如,老师在讲解“焚烧及其利用”的知识时,讲解燃烧、灭火的处置条件,以及燃烧、灭火对环境的影响,以实际生活为例,与我们一起探讨燃烧对生活的利与弊。另外燃烧的用处还有很多,比如取暖、做饭、发电等。但如果燃烧不能正常使用,就会造成损害,如火灾、身体烧伤等。显而易见,学习效率怎能不提高?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思想上比较活跃,好动。高效课堂正是利用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思考中学习,既获取了知识,也寻找到了乐趣所在。
        四、充分展示自己,将化学与生活融合起来。
        初中化学是基础性化学,大部分内容和生活都息息相关。比如氧气的燃烧、碳棒的燃烧等等这些在生活中都是随处可见的化学小知识,都是我们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在课堂上学生讨论完之后,我们可以请一些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将学习成果和社会生活融合起来。真正的将知识咬碎吃透,这样过再长时间也不会忘记,即使忘记也能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促使大脑记起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方法,既实用又好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上台发言也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也是一个突破。
        教育方法成百上千,多种多样。然而能够真正适应当今初中生的,只有那寥寥几种。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基础工程,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举措。作为教育工作者,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什么问题我们指点迷津,学生会走一些弯路,我们帮他打通最直接的道路。给予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挖掘自身潜力,真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优秀青年。也向着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进发。
        结束语: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和自我的学习能力,促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思考的最大问题。教育是立国之本,学生是民族的未来。让学生能够喜欢学习,爱上学习,从心底上不排斥,不挤兑学习,从思想上去接受学习,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将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采取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创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寻找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J],北京:高等教育报刊,2017(04) :142-145.
        [2]龚正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学科教育,2017, (10) :37-39.
        [3]陈建,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