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和教学技术结合的优势日益凸显,教师应该针对教学过程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和作业设计”三大环节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作业设计,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学创新
在现代化素质教学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下,“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将在教学实践中,立足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的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围绕小学数学大纲规定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实践四大板块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模式,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互联网+”下的课前准备
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后,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提问。但是由于受到思考模式的限制[1],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具象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而数学学科是一门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的基础实用性学科,它要求学生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建立体系、找寻方法来达到学习的目标。毫无疑问,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是枯燥且困难的,那么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前期的课前预习,转换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为学好数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1.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进行课前预习
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要使他们仅仅凭借课堂35分钟的教学时间就能够掌握教授的课程知识是不现实的。首先,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理解转化知识以及储存知识的能力才处于起步阶段;其次,他们在这个阶段有着明显的好玩爱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教学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
因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前对教学知识有一个提前的了解,还能够依靠网络资源的生动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如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和制定数学定理的故事,了解知名建筑的几何之美,在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人文知识的学习。
2.教学难度预测和学情把握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如学习网站,学习app,学习公众号等方式,一个学生一个账号,有效建立学生的单课时学习档案、学期学习档案以及知识板块学习档案。运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模式,有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依靠信息数据分析的优势,分析出学生大概率的知识盲点和难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为教师在正式的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上提供即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互联网+”下的课堂教学
1.多媒体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在做中学”,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多的应该承担培养学生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数学问题的责任与义务。利用网络多媒体提供的生活情景教学模式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参与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导优势。
2.增强了数学教学直观性、立体性、科学性
多媒体课堂教学表现出优越的直观性、立体性、以及科学性等特征,特别体现在了数学几何、统计概率等需要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教学的课堂中。
在这些课堂中,多媒体设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的帮助教师构造了一个立体形象的数学课堂,运用文本、声频、图像、视频等表现形式将晦涩难懂的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浅显的知识,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打破了传统的机械式记忆模式,引导学生建立点——线——面的知识结构,单线——双线——多线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高效的利用时间去挖掘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互联网+”下的课后复习和作业设计
记忆是会遗忘和消失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后复习是帮助他们进行知识转化成记忆,并长期储存的有效方式,其中课后作业的设计对课后复习的所起的作用来说尤为关键。
1.体现教学目标,形式多样,质量取胜
就目前的教育情况和教育资源分配来看,课后作业仍然是最有效的课后复习方式。过去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着明显的目标不明确,作业内容单一,作业形式单一,作业数量多、负担重的问题,传统的作业设计缺乏了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方面的培养。作业内容多是书面题目,只包括单纯的阅读和计算,对于观察检测、文献检索、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调查等方面的作业较少[2]。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更是实行“题海战术”,作业内容重复,完全没有针对性,而“互联网+”模式下的数学作业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以上大多数问题,利用广阔丰富的资源库,在作业设计方面加强了创新性,自主性的设计,学生可以选择作业完成的载体,完成的形式,更可以选择是由个人完成还是团队完成,充分全方位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2.信息数据分析错题,全面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作业设计方面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分析来统计分析学生的作业错题背后反映出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后续复习情况,系统性的为老师提供了一份学生学习成长过程数据图,方便教师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学习状况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也方便学生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知识自主复习巩固。
结语:“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是适应教学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有益的教学辅助手段,应该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掌握并利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进步,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1]唐友明.关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7(26):114
[2]万瑛.刍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j].20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