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杨洁
[导读] 邓家铺镇东风小学 湖南省武冈市 422400
        摘要: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德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渗透作用。德育育人既是现代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一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将数学课程的育才目标和育人目标相结合。本文就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数学学科的课程实际进行研究,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培育;创新研究
        目前,新课程改革对培育学生的要求更加细化,新课改标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更高。所以目前,学校和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德育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合也渐渐的产生了一些现实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育主体应该及时作出反应,让德育教育在未来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和融合。
        一、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原先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不太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提高。但是现在,随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目标更加全面,社会对学生的德育素养的要求也提高了。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也开始注重德育培养与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融合,积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德育教育进一步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的老师的德育引导作用不强,所能达到的德育培养效果不高;有的老师没有找准正确的德育培养方法,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度不高;甚至还有的老师因为进行德育培养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的情况。本文针对以上这些现实问题,提出进一步融合德育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措施。
        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
        1.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德育内容的加工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要以数学知识教授为主,德育培养为辅。如果因为注重德育培养而忽视传统课程的知识教育,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在进行德育培养时,教师要紧密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德育化加工。比如:在学习一些公式定理等重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公式定理的创作者及其创作过程。让学生从创作者在千百次实验探究的情况下,得出来的实践理论的过程中体悟到古人智慧的伟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另外,教师可以在进行课本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补充许多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有趣的现实与数学相结合的知识点。比如: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我国古代轴对称建筑的图片,例如:我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紫荆城”、圆弧形对称的赵州桥以及小雁塔和大雁塔。

这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非常容易地观察到,它们是现实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在进行课外补充时,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事例,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2.发挥教师的人格榜样引导作用
        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是一个教授的过程,而德育培养更多的就是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身传重于言传,教师作为学生每天最直接的接触对象。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和精神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非常强大的影响作用的。学生在每天上课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从老师的行为品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受到影响,并且会因为教师而对自身发展产生思考。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端正自己的思想,首先要自己树立良好的品德。在平时与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只有教师自己做到优秀,才能使学生从自身学到更加优秀的东西,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品格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3.善于发现具有优秀品德的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老师在数学教授时除了介绍优秀的数学家,让学生从数学家身上学到更多更好的优秀品质以及从日常接触的老师身上学习到优秀品质之外,学生还可以从同学身上学习对方的良好的德育品质。在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刻苦学习、不畏艰难,在生活中勤劳勇敢、品学兼优。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优秀的学生在课堂里进行表扬和鼓励,让班级同学们发现这些同学的优秀品质、互相学习。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让班级学生都朝着品学兼优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德育对学生的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注意主次关系,不能喧宾夺主。而且要化被动教育为主动接受,发挥同学,教师、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德育教育,共同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道德进行正确培养,让学生在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做到将德育培育渗透在数学教学里,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余如意.核心素养视域下多维建构数学美学课堂[J].名师在线,2020(16):18-19.
        [2]丛长涛.践行“生活教育” 培养关键能力[J].辽宁教育,2020(10):25-30.
        [3]南麦草.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