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完善,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载体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需求,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学,采取科学的德育教学方法,有效突出教学的实效性,确保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熏陶、培养学生价值观、开展专题教育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实效性;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还不足,容易因为错误认知就陷入歧途。这也就决定了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能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完成教育引导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教育熏陶
目前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围绕班级为单位,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就要重视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得到更多的熏陶,更全面的渗透德育知识。而且,由于学生在学校中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多,校园文化也是学生每天都接触的,这也就让校园文化的熏陶价值变得更加突出,对德育教学的开展有更积极的作用。
一般来说,学校可以从年级角度出发,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定期组织不同的班级完成校园的黑板报、宣传栏的建设,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出谋划策,更好地通过实践活动来为学生宣传一些安全教育、文化节日、尊老爱幼的德育知识,更好地让学生可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感受德育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学生也要认真践行校园文化,更好地让德育知识内化于行。除了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之外,学校可以在班级的走廊之间为学生挂出一些让人警醒的名人名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感受校园中各式各样的文化事物,用宣传标语说服学生不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和修养。而且,在讲解到不同的知识点时,教师还可以用校园文化作为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德育文化,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渗透全方位的德育内容。[1]确保德育教学活动更好地与学生最常接触的事物结合起来,讲解更多德育榜样的事迹,让德育教学活动可以朝着更乐观的方向推进。
二、组织开展德育专题教育工作
在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突出教学的效果,让教学的局面更加乐观,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德育主题设计专题教学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学生德育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爱国主义教育热情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为依据展开爱国教育。教师可以开展爱国主义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剖析伟大人物的爱国情怀,学习历史人物的无畏精神,进行深度的宣传引导。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铭记历史,不忘使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努力学习,奠定基础,为日后投身社会,做出贡献做足准备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对一些网络平台的有效运用,借助微信、QQ、微博等多种客户端平台来展开专题教育活动,搜集更多的德育小故事,开展各种精神的宣讲活动,借助广播节目等形式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也接受各种德育教育力量的引导。在一些传统节日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相关知识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活动,让德育活动可以在学生的竞争意识下得到更深入的渗透。
三、定期开展德育教学社会实践
德育教学的开展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检验学生的德育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主动践行,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教师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正学生的错误观念,让学生可以真正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在开展完德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后,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确保学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引导。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体验不同职业、参与环保建设,让学生能够帮助一些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尊老爱幼的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各种生存技能。在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客观地看待每种职业,更好地化解学生的职业偏见。而在环保建设活动中,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树立环保意识,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填补学生的道德漏洞。这样一来,德育教学活动也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育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一个方面,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计划,更好地突出德育教学的成效。进一步确保德育教学活动实现由浅入深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客观认识自己,在实践中主动向他人学习,推动德育教学的稳步推进。[2]
在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新的机遇。在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要加强自身硬件设施的建设,打造更完美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受到熏陶。而且,在德育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德育教学的大方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最大程度上满足对学生德育教学的要求。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强调个人、班级与年级的联动机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确保初中德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推进,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完成全面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建,王爱英.网络环境下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29.
[2]李月琴.浅析初中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