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音乐课堂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主要从以境激趣的角度出发,探索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创造合适的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情境;学生兴趣;音乐课堂
引言: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也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将会对提升课堂音乐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也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历不够,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就不会那么深刻。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模拟出相似的情境场景,通过把学生带入和课堂教学内容相似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自觉主动的去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亲身真实的体验。
一、何谓以境激趣?
以境激趣就是通过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为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将抽象难懂的课堂教学知识,转而为形象直观的、易于理解的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情境,容易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打造小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1、借助游戏情境
小学生处在一个活泼爱动,爱玩的年纪,会情不自禁的被游戏所吸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情境的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式能够使得教学充满趣味性,为实现音乐教学通俗易懂增加了可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师在五年级上册《足迹》的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猜乐器的游戏方式,达到对乐器的基本认知。教师先播放相关的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根据自身平时的经验,判断出乐器的名称。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具有特色的乐器,像二胡、古筝、笛子等等,让学生通过举手抢答的形式进行活动,并对猜对的同学给予奖励。
2、利用故事情境
故事由于其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和情节性,很受学生欢迎和喜欢,学生也对讲故事十分感兴趣,因此可以根据故事的优势以及学生的喜好,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积极创设合适的教学故事情境。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感悟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小兵张嘎》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抗日小英雄在和鬼子斗争时斗智斗勇,引入课堂教学主题。然后给学生讲述王二小的故事,“王二小是一个放牛娃,他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它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人的大扫荡。有一次他在鬼子在扫荡时碰见了正在放牛的二小,让二小帮他们带路进村。二小装作很听话的样子,在前面带领着日本人走着,他为了保护乡亲们和后方八路军组织的安全,把敌人引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里,等到敌人知道上当的时候,气急败坏,用刺刀杀害了二小。”再让学生闭着眼想象二小的故事,听着音乐,感受二小的英勇事迹,体会音乐中表达的情感。
3、巧用生活情境
音乐来源于生活,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对于音乐的教育应该从生活的天地里去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去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并努力学会在生活中创造音乐,用音乐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音乐的创造也离不开生活,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元素,巧妙运用生活去创设合适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感受音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达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教材《回家》《可爱的家》时,让学生听两首音乐体会其中不同情感的表达,《回家》想表达的是对国家的思念,以及深切的怀念之意,是远在他乡异地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长时间没有回家之后的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对家乡的想念之情。《可爱的家》表达的是一种对家的思念和喜爱,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在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之中那种幸福的感觉,对家的喜爱之情。使音乐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对音乐中的情感的抒发,使生活经验音乐化,努力让学生学会用音乐去表达内心的情感。
4、通过图画和视频再现情境
小学生的身心尚处在发育阶段,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没有太多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对于一些形象直观的图画、图像以及视频等都会产生更多的关注。利用图画和视频的形式再现教材的情境,把音乐的内容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感官起到刺激作用,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充分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渔舟唱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相似的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融入到音乐描述的意境之中,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教师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感受音乐和文学的融合艺术。
三、结语
音乐是一种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只有把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气息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充分融入情境之中,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情境作为一种可以帮助学生进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一种方式,给学生的情感带来直接的刺激,激发学生某种特定馆的情感,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以境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婷.小学音乐教学以境激趣打造高效课堂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3(04):89.
[2]沈辰.小学音乐课堂实施情境式教学的意义及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