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体育课堂中的队列队形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顾菁
[导读] 队列队形的运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摘 要:队列队形的运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合理运用队列队形,对一堂体育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往往被很多体育教师忽视,不被重视。文章根据这一现象,探讨了队列队形在体育课中运用的相关问题,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 体育教师 队列队形 运用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的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学体育课堂常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而队列队形是课堂常规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一、体育课堂常规队形队列的现状
        队列队形是体育课的常规教材,贯穿于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它是衔接体育课各个环节的纽带,所以注重对队列队形的管理可以更好地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形式发生了变化,在改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比如队形队列方面,就存在着以下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现象:
        一是部分体育老师认为常规不再那么重要,尤其是对队列队形的练习,有的认为队列队形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课堂教学作用不大,逐渐地就摒弃了队列队形的练习。
        二是一些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教师对于队形队列练习的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对于常规的集合整队比较马虎,甚至于完全忽略。
        二、充分利用课堂常规队形队列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课是在身体练习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再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及综合素质。这就表明,体育课不仅仅是锻炼学生身体,更肩负着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得到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炼,精神强健的责任,而队形队列的运用正是良好的途径之一。以下笔者结合个人的亲身体会谈一下如何充分利用队形队列管理,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合理运用集合整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每堂体育课学生集合的队形一般为四列横队,并要求学生整队的过程中做到“快、静、齐”。“独木不生林”教师应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他是集体中不可或缺一部分,个人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团队的荣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上课伊始,体育委员迅速整队,这一环节很重要,一来可集中学生注意力,二来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做到有的放矢。每堂课也应进行适当的队列队形练习,这对学生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培养他们正确的身体姿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集体意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合理运用队列队形提升学生的纪律意识
        课堂纪律是课堂效率的保障,是教师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其作用可以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控制。
        课改之初,笔者也曾在课上试着不集合整队,结果整堂课上一团糟。集合时学生散乱,近处的可以照顾到、能管理好,远处的就会听不到口令。更有学生趁机与其他同学逗乐、打闹,引起课堂混乱,影响教学进度。由此可见,忽视队列队形的课堂,没有了集体观念,没有自我规范,体育课品质培养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把队列队形融入到教学中,效果很好。例如:把学生以两列横队的队形面对教师,这样教师就能密切关注学生情况。对于思想纪律比较涣散的学生,也能及时发现并提醒。而且这样的队列有利于学生自我约束,有利于小组长的监督管理,更有利于小组间的纪律比照。而学生能以较好的精神面貌整齐站队,专心听教师讲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堂课的结束部分是为了下一堂课更好地开始,所以,在结束部分更应该整队集合,清肃课堂纪律,及时进行点评、总结。这既是对一堂课的梳理,又是让学生在一种严谨的氛围中加深对所学知识回顾与总结,明确努力的方向。
        三、做好队列队形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学、合理的运用队形队列,熟练运用队形变换,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但在运用队形队列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队形队列。组织安排队形时,便于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听清楚讲解,最大限度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以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比如:跳高时采用半圆形弧形队形、投掷实心球采用扇形队列、跳远时采用跳道旁两侧分列,而球类多采用小组分组练习。
    2、使用队列队形要在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单调乏味,练习不积极。为了改变现状,教学中可以运用了以下队形的变换:分队跑到合队跑、对角线绕场跑、8字形追逐跑、蛇形绕障碍跑等,这样使耐久跑更具多样性、趣味性,学生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耐久跑的成绩。
        3、队列队形的组织与调动要符合安全的原则。队形的安排一定要注意安全,进行任何练习时,都不应该相互妨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预判和提前量。比如在篮球教学中,双手向前传接球(双人),两人间要求距离五米,左右要求间距三米,这样学生运动起来就不会妨碍,学生自然有安全感。安全的原则是任何一堂体育课的底线,也是每一位体育老师时刻要重视的。
        综上所述,对列队形是体育课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体育教师要合理开展队列队形的练习,认真地上好一堂体育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体育课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课程与教学论》季浏
[2]《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孟文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