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法治教育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张雪萍
[导读]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发挥高中政治教学铸魂育人的功能
        内容摘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发挥高中政治教学铸魂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等核心素养,培育五育并举,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青少年的法治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公民法治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作为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其责任与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来为法治教育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更加理性、客观的形成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其次,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法治教育要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特别是现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会不断出现“漏洞”,失去了思想道德的引领,法律将无所指向,道德也会滑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密融合,使法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符合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法治教育融入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呢?
        从教学内容上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等学科素养已成为新教材的育人目标。新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着重讲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介绍与学生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密切关联的民法总则,以及合同法、婚姻法、劳动法、诉讼法等与婚姻家庭、就业创业、社会争议解决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讲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权利与义务。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引导学生提高自觉用法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从教学方法上看,要学习和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既是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指导性原则,也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指明了方向。如果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法治教育方面贯彻这些原则,选取鲜活的素材,真实的案例,或者时政新闻做为知识载体,让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分享,既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又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
         比如,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讲授依法治国的时候,我们可以拿新出炉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举例,通过专家解读视频材料,通过人民日报公众号推出的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民法典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实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强大的道德力量。然后通过列举见义勇为、高空抛物等实例,进一步让学生明白,通过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社会根基。相信通过这样一节课,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丰富学生的法制知识、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者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教育成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兴衰。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思想政治教学的德育和法治教育就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全员全程全方位抓细抓实了,培养出的五育并举、尊法守法、行为文明的合格公民,才能推动社会的文明才能滚滚前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