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历史研学游课程的实施路径--以我校新疆班学生研学游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王金柱
[导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来是国人推崇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来是国人推崇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2016年12月教育部、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的出台,第一次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明确要求学校搭建一套完善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这是一个教育契机,如何将研学旅行课程化?研学课程如何进行和实施?如何让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自主学习?如何实施珠海历史研学游课程的研学实践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我对实施的路径进行探讨。
        一.制定有关措施,推进研学游课程化
课程化的重要标志是有规范化的课程文件,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研学旅行成为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及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珠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疆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珠教思〔2018〕17号)等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办班实际,现将我校新疆班开展综合初中活动(研学)三年规划:
        一是制定研学旅行课程总目标。以国家研学旅行相关政策为指导,将研学旅行课程目标分解为基本发展目标和个性发展目标,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二是编制年级研学旅行目标。根据总目标,结合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把研学旅行课程总目标分解成年级阶段目标,设计与制订《年级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年级研学旅行序列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做到各阶段研学旅行目标内容与组织实施相互衔接。如:“百年潮声,西学东渐” 。珠海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源地,是“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故乡,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近代中国教育走过一段艰难而又荣耀的历程。当我们回眸中国近代教育时突然发现珠海人竟然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值得细细品味,认真考究,珍惜珍藏。拟解决的问题:留学史如何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八个板块的研究如何有机结合?留学史如何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留学史如何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作为课题成果的教材如何编写?青年教师如何在课题研究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等。
三是结合我校研学旅行特点,细化年级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内容、途径,建构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从“研学旅行”这四个字可以看出,其包含了“研”、“学”还有“旅行”,是基于旅行的研学,旅行是形式,研学才是本质。研学旅行具有两个核心特征,那就是“研究性”和“体验性”:第一,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必须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研究性特点,这是研学旅行的首要特征。第二,研学旅行是一种旅行体验活动,是一种通过体验来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种育人方式。还具有“计划性”“团体性”“社会性”“生活性”等特点。“课程的未来并非像她的村庄那样‘在彼处’等着我们。我们必须从当下出发设想它们”。把研学旅行列人学校必修基础课程,开足、开齐研学旅行课程,并对研学旅行的组织领导、学时学分、以及课程标准、考核方式等进行规定。
        四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每学期向上级教育组织部门申报研学旅行专项活动,申请专项经费与许可。
        二. 开发课程资源,确保研学游序列化
        组建研学旅行课程研发团队,建构开放可持续发展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在开发研学旅行课程的过程中:
        一是分类分层进行。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年级与分类别进行设置,研学旅行必须体现梯度、序列地开展,彰显活动的序列化和渐进性。
北师大(珠海)附中新疆班学生三年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表:如9月份
          中秋节“培土”活动视所在的月份相机进行
二是坚持趣味性、丰富性与自主性。保持其内容的开放性、趣味性,“将兴趣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而且从儿童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组织课程教材内容”。
三是保持课程系统性。以主题活动方式系统性开展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有机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同时,注重研学旅行活动的总结与提升,开发典型性的课程资料,以丰富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如珠海历史研学游课程的基本内容:
1.珠海是中国南方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珠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3.珠海是香山文化的重镇。
1-3是珠海古代历史
4.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走廊。
5.珠海市中国近代留学文化的发源地。
6.珠海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先行者。
4-6是珠海近代史
7.珠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8得风气之先和开风气之先的珠海。
9.珠海发展思路的历史思考
7-9是珠海的现代史。
        研学旅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实践课程,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是研究专家学者,需要进行本土化开发,需要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学校的实际情境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开发。研学旅行的进程是不断变化的,其目标和主题将会不断生成和发展,需要进行动态性的开发。“课程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其复杂的关联性来保持生机与活力”。需要从研学旅行的内涵与外延人手,对研学旅行进行重新梳理,并将其转化为研学旅行规范化的形式和内容。如果学生需要亲身履历,观察、体验与感悟等获得生存能力与建构个体知识,则开展体验式的研学旅行,“教育应该说是孩子们‘寻找自我旅程’上的帮手”;开展研究性的研学旅行,“深度并不是真实可见的,因为深度从我们的身体开始,直到物体的距离为准”。
        编写研学旅行教学设计和活动方案。根据研学旅行目标和课程内容,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整合研学旅行素材,开发研学旅行校本课程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项活动要有一定的内在连续性和层次性,才能保持研学旅行有效持续化开展。
        三. 开辟研学游基地,保障研学游常态化
        根据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特点,需要建立稳定的基地。我校研学旅行基地,如珠海唐绍仪故居及共乐园、历史博物馆、苏兆征故居等。按照研学旅行教学计划的要求,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共建研学旅行基地。为了保障研学旅行课程化,还建设有利于有效开展的长效机制,形成网络化管理,开辟研学旅行网络化协助渠道,逐步完善研学旅行网络化服务,“学校的网络化……学校同周边和团体之间结成网络”;推进研学旅行项目化。并设立组织领导及职责,研学组长及成员、(分管德育、教学、教研、宣传工作)。 工作职责:
1)、主题组:主题确定、策划、设计;时间阶段安排(课程、课时)、方案拟定;小组分配、分工,研究课题拟定、研究成果收集、评选、展示。
2)、安全组:安全教育,各类安全规则收集和宣传,各类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教育设计,安全隐患预设,安全防范和预案,各类伤害自护自救知识宣传和演练,签订出行文明公约。
3)、后勤组:医疗救护、保险;交通工具审核;旅行景点、线路、旅行社的选择。,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对研学旅行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项目的形式申报,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支持与配合,研学旅行活动结束之后,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总结与反馈,以进一步优化研学旅行活动,保证研学旅行常态化开展。
        四. 加强监督评估,促进研学游规范化
        加强质量监控是研学旅行课程化建设的必要环节。为了保证研学旅行有效开展,必须加强监督评估,制订严格的考核方案,进行严格考核。我校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价值取向、目标、内容、途径、手段、评价等方面对研学旅行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及时的改进与调整,进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对研学旅行摘记、研学旅行心得《我心目中的珠海》《珠海印象》进行价值判定,让学生选出最好的研学旅行成果,进行展览,以“展”代评,为其他同学提供研学旅行示范;对学生研学旅行计划、方案、过程等文本进行展示,为其他同学提供研学旅行范本。
        如对学生参观苏兆征纪念馆的研学评价表

总之,我们学校要以研学游校本课程开设为契机,助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推进研学观光课程化,增进研学观光健康快速成长,最终打造出合适中学生认知构造和身心特色的课程系统 ,彰显研学观光的“珠海特色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