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老师更加注重师德教育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张鑫
[导读] 良好的师德是教育工作者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良好的师德是教育工作者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学校教育更是以德为主,良好师德是教师政治思想、职业理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体育教师还要有献身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精神,传播体育科学知识、增强人类体质健康的精神。同时,还要有热情开朗、宽厚自信的性格,做到敬业、乐业,言传身教。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较高的师德素养水平,才有能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心理和身体素质。
        因为,学生的道德成长与获得知识和技能有所不同,它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人格力量、示范力量的感染和熏陶,以及学生内心的自我感悟和体验,所以,实践证明,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师德水平对学生影响最大。这主要是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他在学生面前必然丧失道德教育的力量。所以,加强师德教育,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以德为重,应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教师职业的可贵之处。这也是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永恒的目标。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熟练的运动技巧,教育技巧,而且还要掌握与体育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还要有深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品德方面,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体育献身的强烈事业心与责任感,以及优秀的心理素质。要有一种对学生怀有真挚爱的教育情操。如果认为体育课是增强体质,而忽视了教师的表率作用,不注意自身的品德修养,对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那就违背了教育规律,失去了育人的职责。而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是一部深刻的“教科书”。这也是体育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我们的体育教师也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以知识的力量教育学生。
        我们每位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知识的力量使学生信服教师的教学实践。

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做到了思想的交流,道理的灌输,只有这样,知识的传授才会畅通无阻。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晓之以理,教之以能,还要善于动之以情。
        二、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
        体育教师的人格力量,即言谈举止所表现出的完美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教学内容本身的同时,从而相信和支持教师的论证和解说,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师,要时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影响学生。
        三、“能言善辩”,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能言善辩”也应成为一项基本素质,所言所辩要使学生接受才能达到目的。其实,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的不是体育教学内容本身而是体育教师自身。如果教师的行为,无法让他的学生接受和认同,那么他所说的一切,在学生接受的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相反,优秀人格的教师才具有更大的号召力和说服力,才会使学生产生敬爱之情。因此,具有优秀人格魅力的体育教师要有将体育教学艺术化的教学技巧,优美的体育技能动作与完美的心灵和品德高度完美结合。每位教师展现给学生的将不仅是教学本身,更多的是智慧、情操和美德。体育教师的人格正是通过这些外在的,多层次的体现影响着学生。
        亲其师,才信其道,良好的师德可以塑造优秀教师形象并在师生间产生思维共振、心灵和谐的境界。因此,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通过良好的师德风范使每位学生去接受我们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对所传授的体育知识产生兴趣并很快地接受和反馈,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成为学生模仿和尊敬的对象,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