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的文化艺术教育是推动艺术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加,为了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音乐教师应创新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并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乐;质量
引言
自从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较大,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单一的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很多学校虽然设置了音乐课程,但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音乐课气氛不活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事,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本文将针对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参考的能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已过时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主观状态。通常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这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乐趣和艺术的组织能动性。音乐教师认为如果将课堂内容设置过高难度,将无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往往缺乏创新意识,一直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使小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教师也不能提供支持和帮助。所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音乐失去兴趣。
(二)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学质量
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师中,许多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空间。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些老师依靠有限的有限教科书来教学生,只注重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无视学生的想法,并且课后教师通常表现得很疲惫。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无聊,影响了他们的整体艺术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非常不利。
(三)课堂内容趋于形式化
课堂内容趋于形式化是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因此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完一堂课后,学生们只记得乐曲的旋律,而没有对歌曲的蕴含深刻内涵一无所知。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的审美发展,而且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老师对教学的评价过于主观
许多老师只看成绩不关注学习的过程,用成绩来定义学生的发展,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潜力,不能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一些教师只重视结果而忽视音乐教育的过程,他们忽略了学生的进步也没有看到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效果之类的要素,这严重阻碍学生发展。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应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有些学生认为表达的内容是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必须真正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提供音乐教学指导,并鼓励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音乐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音乐教育中使用情境教育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教师可以在音乐教育中使用情境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如果直接教授涉及国外传统音乐的教育曲目,学生可能会不了解其内含的文化,那么教师就可以实施情境教育。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或表演外国民间舞蹈来加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通过歌唱教学,学生可以基于对歌曲的理解,真正了解外国传统文化。
(三)加强师生互动
在教师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喜欢老师,所以很容易喜欢上他们教的知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经常走上讲台,用生动的语言和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和动作来增强师生互动,这能够一定程度上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教育活动。例如,在学习《在祖国怀抱里》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歌曲和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不同的音乐,并对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歌曲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歌曲。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或是哪个国家的歌曲,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家及民族文化知识,开阔小学生视野。
(四)强化和丰富课堂语言
语言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感沟通的主要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亲密的的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调整表达方法,把控课堂节奏,达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全面思考
思考是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表达,也反映了学生的内在自我。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建议思考认真自己的答案,以便于更好地消化课堂内容。为了将教师教授的知识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生活习惯。首先,老师应该随时观察学生,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听不明白,教师要迅速调整课堂内容以提高他们的听课的兴趣。充分发挥老师这一角色的作用,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耐心倾听。
结论
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思维不成熟,所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足,因此教师在音乐学习中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但是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相对简单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为了全面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必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创新和改革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兴趣。最后,为了弥补当前音乐课存在不足,要改善课堂环境,建立正确的教学反馈机制,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56-156.
[2]林菲凡.浅析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6(22):226-226.
[3]曹靓.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途径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7(2):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