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音乐,感受快乐 ——发现吟诵中的音乐之美
课时:一课时
年级:高中二年级
教学内容:1、学习音乐“形式要素”中的旋律、节奏、力度与速度等要素
2、学习《三字经》《木瓜》《螽斯》等古文吟诵
教学目标:以音乐的“形式要素”作为导入,通过古文的吟诵,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快乐关系:学习音乐是为了获得快乐!从而热爱吟诵、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古文吟诵
教学难点:通过吟诵,引导学生发现吟诵中的音乐之美,进而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古筝、钢琴等
教学方法:引导法、欣赏法、示范法、感知法、比较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组数字5351 615 512321 2
提问:大家看到这些数字,想到什么?生答:……
再请大家看一组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大家读一遍节奏
提问:大家看到这组节奏,又想到什么?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生答:……
师:是的,单看这些数字和节奏,大家可能不会有太多的联想,那现在我们把把刚才的数字和节奏进行组合,来唱一遍(钢琴伴奏)。
5 35 ⅰ—∣6 ⅰ 5— ∣5 12 3 21 ∣2— — —∣……
师:刚才,老师给大家看了一组数字,这组数字在没有节奏的时候它就是一组普通的数字,但是加上节奏,这组数字变得有生命了,它成了一曲动听的旋律,那么什么是旋律呢?
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有秩序的横向组织起来。
什么又是节奏呢?
节奏: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二、导入与新课的衔接
刚才我们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大家认识了音乐的形式要素中的节奏、旋律、力度和速度,那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音乐的要素?进而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音乐?
板书:为什么学习音乐?
(请同学回答,“爱的鼓励”)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了很久,最后得出得答案是
板书:快乐!
“快乐”。那什么是快乐呢?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解释一下:就是一个人不管碰到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他所表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正能量。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快乐定义为正能量。我们要通过学习音乐,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人。而不仅仅是为了把歌唱好,把舞跳好,把乐器演奏好……可是大家都知道,很多西方的大音乐家:莫扎特、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太多了,过的都不是那么的快乐,寿命也大都不是太长,20多岁,30多岁……记得上学期在课上給大家介绍某某音乐家的时候,多半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叫“英年早逝”,非常的遗憾。
三、新课:吟诵的学习
1、再来看看我们中国的音乐家,先回到我们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与人生》的开篇之语:
板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呢? ( 解释)
即便是他在仕途多么不如意,多么落魄的时候,他依然是一个快乐的人,有着浪漫主义者的情怀。
不仅孔子,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是音乐家,而且大都很长寿,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诗词歌赋都是“吟”的,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读”的。
那“吟”是怎么个吟法呢,最近我有幸接触了一个词语叫做
板书:吟诵
“吟诵”,怎么吟呢?举几个例子,比如:《春江花月夜》、《论语学而第一》、《大学》。大家可能觉得我是在唱歌,我们刚才也学习了旋律和节奏,而这些概念、定义,都是来自于西方,其实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有旋律和节奏的,我们高一的同学已经学习过平仄了吧?对,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长仄短就是节奏,平低仄高就是旋律。如果所有的作曲家都掌握了这个规律,那就不会出现“倒字”的情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问题)鸟”“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卖卖电脑)……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有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都是只要能走路的就能跳舞,只要能说话的就能唱歌。
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古代人怎么读书?(PPT)
师问:这些图有一个共同的词,叫什么?
生答:行吟
师:那什么是吟诵呢?刚才已经给大家解释过了,请大家用今天的方式朗读《静夜思》,老师行吟示范第一句,请大家比较,刚才大家的朗读和老师的“行吟”,我们所看到的光是不是一样多?第一个光,大家看到的光是多少光?第二个又是多少?所以汉诗文的声音,你只要读对了,就知道它的意思了。
2、再举个例子,《三字经》,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读
我们现在的人生活节奏特别快,说话做事走路都很快,但是古代人不是,他们是慢生活,说一个字就把这个字说完,一定不说一半。
(慢说一遍示范,逐渐变成唱,再教唱。请同学都站起来,“行吟”,并且都“摇头晃脑”,并解释:古人为什么要边走边读,是因为他们把读书、修身和锻炼融合起来的)。
大家这样读三字经还痛苦吗?肩膀、脖子舒服吗?感受到一丝读书的快乐了吗?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高级的一种文字,因为它本身就蕴含了音乐在里面,
3、我们再来看看一首汉乐府民歌《上邪》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师问:这首师的意思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对,就是发誓,比如我们初中的两个闺蜜,你考到了曲一中,可能她去了二中,或者民中,分开的时候,有没有发这样的誓。再比如,有些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时候,你侬我侬,是不是经常发这样的誓?现代人如此,我们古人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发一个誓。
4、提问: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生答:……
师:对,是《诗经》。我们就以诗经中的两首诗歌为例,来感受一下吟诵中的音乐之美。
旋律:6ⅰ 6ⅰ 3 ⅰ6∣ⅰ- - - ∣ⅰ6 6ⅰ 3 35∣ 5 - - -∣
6 - - 32∣ 2 - - - ∣3 6 1 23 ∣ 6 - - - ∣……
(ppt 三字经 木瓜内容)
提示:第一段正常的座位起立向前行礼,第二段分两组互相行礼,第三段自有行走并“摇头晃脑”,随机互相行礼。请同学们思考:哪一种方式最能感到放松,快乐?
提问:现在大家觉得文言文还有那么难读、那么难懂吗?是不是对文言文多了一份亲切感?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的“基本要素”、“形式要素”,其中重点给大家介绍了“形式要素”中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这些要素决定着音乐的情绪情感、风格流派等,在今后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试着去分析这些要素,会得到更多美的感受。同时,我们还一起探讨了为什么要学习音乐,是为了快乐,为了提升我们的正能量。我们还一起认识了我们中国的最传统的读书方法,“吟诵”,并且发现了蕴藏在吟诵中的音乐之美,吟诵跟音乐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很多吟诵其实就是唱,还可以记谱,当然这不是最好学习方法,因为同样一首诗歌,可以有成百上千种调子,各人都有自己的调子,但是作为我们初期的学习,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想要传播这个文化,我认为“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我所希望的是通过今天这节课,能够在同学们心里播下一颗吟诵的种子,一颗快乐的种子, 希望同学们回去不要忘记了这种快乐的读书方法,唱歌方法,做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