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寒假,一只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黑天鹅突然来袭,它不仅打破了春节的平静,更让春季开学变得遥遥无期。但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再困难也不能耽搁了祖国的花朵。“停课不停学”,教育部一声令下,各地线上教学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
长安区要上录播课啦!作为一名主播老师兼二年级语文教师,我引领学生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学习之旅。录播课,顾名思义就是提前录好课,再按课表播放,说白了,就是录课老师自己在唱独角戏。但是,教学中的主角永远是学生,老师的位置是引路人,即使没有学生也不能满堂灌,这是教学理念也是授课原则。那么,如何让独角戏不那么尬?又如何实现虚拟中的师生互动?更如何让网络教学落地生根?下面分享我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案例。
一、案例设想
我执教的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一课,和这个季节非常吻合的一篇美文。本来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奔向田野,去“找”春天,自自然然实现课文与生活的融合;但是,特殊时期,全民“禁足”,什么也不能。我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结合当前疫情鼓励孩子们不惧风雨、一同期许,进而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二、案例亮点
因为是初次尝试线上教学,有不足有遗憾,但也有几处亮点在此盘点——
1.音乐图片激兴趣
对于一个二年级小学生而言,脱离了老师关注的目光,面对一方冷冰冰的电脑屏,孩子们很有可能提不起兴趣,这时候用音乐和图片激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开课导入、引发思考、鼓励表扬……我都有我专属的小铃声,重要处提醒学生去注意。引导学生读文,我给配上《千与千寻》片尾曲的旋律,春之美景图随文播放,让孩子们在快乐悠扬的情境中享受读文乐趣。赏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一句,出示一张两弯像极了眉毛的草芽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比喻的形象和奇妙;尾声中,让《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视频启迪孩子们追寻春天的脚步……课活泼了,孩子们的“胃口”也就吊上来了。
2.语言感染拨心弦
一个声调平平的主播,注定吸引不了听众——线上课,老师更需要“有魅力的声音”,这里的“有魅力”,不是发嗲做作,也不是刻意装腔,而是在语音标准、语速平稳,语调舒适的基础上有激情、有变化、有童趣,一定要在“活泼地吸引小朋友”和“为人师者的温婉大气”中拿捏到位。这方面,金龟子、董卿等老师,无一不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导课出示课文插图时,我适时引导:“咦,图片中的小姑娘在干什么呢?你们看,她弯着腰,低着头,在大石头底下寻找着什么,嘴角微微上扬,她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一个充满疑问的语气词“咦”,声调拖长,一下子就引发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段生动的动作神态描述,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从而产生了探寻课文的兴趣。孩子们写字,我温和地提醒坐姿:“脚踩地,身体正,不要握到笔的‘伤口’呦,它会疼的。
”孩子们读完课文,我又用夸赞的语气鼓励:“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就竖起大拇指,给自己点个赞吧。”课结束时,我富有激情地送上一段寄语:“虽然寻找春天的课堂结束了,但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的热情能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自主学习的能力像春天的种子一样,破土而出,生根发芽。”让孩子们柔软的内心,在大风大浪里得到温暖。总之,我觉得魔术般百变的声音是线上课的灵魂。
3.巧妙互动导思维
众所周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是课堂的生命力所在。录播课中如何实现互动呢?我有一个妙招:和孩子们一起录课,插入孩子们的声音。“识字开花”环节,我邀请了我八岁的女儿和我互动,我每出示一个生字,都是由她去念出来,一问一答,充满乐趣。“猜字谜”环节,我提前录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答案。还故意设置错误的答案,引出带有辩论性质的“订正”,非常有情境感和现场感,让听课的同学们以为是自己的同学在课堂上回答呢。虽然听课同学没有回答,但是同伴的辩论声,也会引发他们的思考,从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虽然是提前录制,但带入感很强,这个看似不经意实则量身定做的“同学参与”,让课堂氛围更活跃了,让网课不那么单调了,绝对好过老师一个人自问自答唱独角戏的“精彩”。
4.适当留白给空间
线上教学的这段时间,有些家长反馈说老师留给学生思考和书写的时间不够,问题刚一提出,答案顺势而出;孩子刚拿起笔,写字环节已过;捧起书才读了一半,老师就继续讲了——于是,听说读写手忙脚乱,赶集似的,却样样跟不上 ,课上得仓促慌忙。老师那端是怎么想的呢?我调查了一下,要么觉得录课中留白时间空荡荡的,长时间沉默很尴尬,干脆不给学生留时间;要么,没有去准确估算给学生留的时间够不够,就自顾自进行下一项了。其实,留白是必要的必须的!留白时间是学生学习和消化的重要过程,老师沉默,不等于学生不动。如何去确定留白时间呢?我是这样做的:即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也会在心里默数五下,再揭晓答案;让学生读文写字时,自己也默读、书空,以此为据去卡时间。这样,自问自答就不觉得着急和突兀了,学生就不再会有被老师“抢答”之感,写字也能静下心来,一笔一划追求质量。节奏缓下来,该留的时间坚决留给孩子,课才不会走马观花,才能落到实处。
三、案例反思
世间万事皆有两面性,每一次大波折都会让人类遭受苦难,但同时也会激发无数的灵感,砺炼出我们的新技能,创造出新事物。时代的产物,正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战“疫”中,各种“线上”被深度发掘,互联网再次有力证明知识传播的路径不止一个。线上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新奇的;线上授课对老师又何尝不是挑战和机遇?网课之路于我才启步,录课过程中踩过的雷远远多于亮点,还有更多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去学习、去改进、去提升,我相信每一次失败都是攀登成功高塔的垫脚石。
鲁迅先生说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这个特殊时期,就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去做一束细小的微光,开辟和利用好我们的新阵地,在线上的教与学中,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天上太阳正好,路上春色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