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不同评价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陈伟
[导读]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评价方式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评价方式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反思,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反之则相反。本文围绕核心素养例举不同的评价方式及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评价方式的策略,以期望有利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评价方式;学生;成绩

        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体系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主观因素,亦有客观因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分析,主观因素是学生成绩主要影响源,它们操控着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和心理状态;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客观因素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受教育者。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和要求必须保证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前提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介和评价方式等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好坏。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方式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反思,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进步以至于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在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活动完成后使用多种评价方对学生成绩进行考量,不再只是将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对于学生日常活动中的学习表现,应给予积极且客观的评价,衡量不同评价方式给学生学业成绩带去的影响,褒贬有度,或进步或退步,并适当地提出建议,做到及时公正。鉴于此,无论学校教育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或者是家庭教育运用何种辅助性的评价方式都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一、依据评价主体划分的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评价方式分为他评价语和自评价语,两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造成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1.他评价语的评价方式
        他评价语指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非评价主体根据被评价对象的过程表现对其进行评价。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他评价语”指得是教师或者同学同伴等给与对评价对象的评价。主要是不同的评价者运用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对评价对象在课堂综合表现的评价,包括课堂学习的专注度、思考能力、学习习惯、反应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这是最常见、最真实和最客观的评价方式,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尤其如此,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老师同学等的认可,是对自己现在行为的一种莫大的肯定,潜在的激励效果巨大。运用的得当,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自评价语的评价方式
        自评价语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方式,指的是评价对象即是评价语的主体,也可以通过口语或者书面语显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我评价语可信度一般作为不同程度的参考值呈现出来。但是教育者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语分析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真正反映出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挖掘出学生的内心动态,如果有偏离学生正常心理的情况出现,教师应该做出及时的处理。因此,自我评价语不仅是学生自我的展示,更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标尺。教师和学生双方协调并进发展,教师积极的引导为主,及时肯定学生健康且科学的自我判断,纠正偏颇的自我评价,同样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益。
二、以感情色彩差异划分评价语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一直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所关注的话题。教师掌握好语言艺术尤为重要。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与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同理,教师的评价语言的感情倾向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激励之言”可以催人奋进;“机智之言”意在令人叫绝;“幽默之言”旨在耐人寻味;“严肃直言”重在威慑等等。否之,则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1.激励性评价方式
        语言激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最普遍的方式,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轻松的,都可以运用和煦春风的语态、真诚的语气、激情的语言循循善诱,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之语,学生在情感上都是可以愉快的接受的,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一致。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适当的鼓励大家可以战胜困难或者具有战胜难题的潜力,而非是错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正面的引导,可以唤起学生思考能力最大的潜力,轻松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若是学生的答案偏离了教师设计的主线,教师也可以激励学生,称赞学生思路的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独具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等。这样激励性的评价语会成为学生前进的驱动力,必然也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机智评价方式
        教育机智在教学活动中是常用的教学技巧。这是缓解教与学矛盾的一种非常科学的手段,谈的也是语言艺术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欲抑先扬的评价,急话缓说、硬话软说的与学生谈话,可以有效的缓解师生矛盾,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作业时用语不可生硬,不可直接的否定或者武断的批评,而是要运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纠正。这样学生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的前提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3.幽默评价方式
        英国学者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幽默的语言可以令课堂充满欢乐,令人的心情愉悦。学生在接受评价语时,幽默的语言易于接受。而且教师的幽默用语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易于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评价语的感情色彩的合理运用是教师语言技能的一种艺术,具有醇厚的魅力,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不同的评价语的作用下,会发生质的改善,这也警醒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评价语的教学环节展现优势。
        以上形式的评价语均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认可的,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学习节奏是有良性的激励作用,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在评价语言上不注意尊重学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教师之间互相影响,积极学习现今理念,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种不良行为会慢慢消逝,达到净化教学环境的效果。
三、家庭和社会评价方式
        学生的成长教育需要接受学校教育,但是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初始,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很多学生的习惯来自于家庭。父母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平等的对待孩子,而非简单粗暴的评价或者打骂,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健康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业水平的顺利提升。家庭其他亲属对待孩子,也是如此,不要盲目的比较孩子们的异同,给与武断的好与不好的评价,这对孩子的心理素养的培养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会产生比教师更强烈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对学生的评价和主要社会关系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同样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上所述,积极的评价方式,积极地鼓励型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恰恰是学生可以进行良性学习状态的前提。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可以忽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多角度、综合性的评价才是可取的。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因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推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环, 李红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初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3):18-23.
        [2]李东生. 浅谈教学评价方式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3.
        [3]孟照彬. 基本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J]. 人民教育, 2012(13):12-18.
        [4]奚玲玲. 论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与评价过程[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2):7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