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教学评价创新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徐梦雨
[导读]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摘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将人工智能应用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更高效的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 小学教学 教学评价
正文:
        人工智能正在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核心技术之一。人们逐步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积极采取措施去来抓住这次机遇。教学评价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意图在结合人工智能基础上,对小学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小学教学评价创新提出一些设想。
一、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
(一)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
        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能够根据收集到的评价数据了解到教学的效果,并且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激励教师促进交流。
        教学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之外,还包括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等。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在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不断改进教学,增强交流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对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学评价结果,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作为对教师教学评判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推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全面发展。
二、传统小学教学评价的局限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虽然新课改以来,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部分学校或者地区的评价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评价主体相对单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掌握评价权。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教学又要兼顾对学生的观察,这样是不现实的,使得评价具有单一性和绝对化。评价的信息来源较为狭窄,对于学生的评价容易受教师个人主观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评价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评价的结果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情况,长期以往会不利于学生发展,导致学生发展片面化。
(二)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
        传统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标准是看学生对知识记忆和背诵的程度。把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维度的变化与进步在此种评价方式下,学生被动学习,只是记忆知识的“机器”,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评价方式比较呆板。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书面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片面追求成绩。

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使小学生把成绩作为追求的目标,“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高分而学习”,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容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导致厌学、自卑等不良情绪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四)评价过程过程过于静态。
        传统的教学评价经常以几次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这种以书面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过程是静态的。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潜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学生难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教学评价创新
(一)评价主体方面
开放评价主体,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项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还应该让学生的家长积极的参与评价。人工智能对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数据进行收集,利用传播技术,将有关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转到家长手机APP上,利用表格收集家长的评价,并结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进行数据分析,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内容方面
        利用人工智能,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形成指标,不单纯的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进行识别,对学生的有关课堂行为进行监控,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行为指标进行分析,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态度、从未进行评价,然后利用传输系统,传到教师端,教师根据分析好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人评价,使评价内容不至于单一。
(三)评价过程方面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由人工智能教师助手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发个性化作业,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然后根据指标,形成评价结果,同时小组成员互评在合作学习中各自的表现,智能教师助手利用语音感知收集生生互评数据。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运用习题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智能助手智能判卷,并分析出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然后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进行评价。
(四)评价方式方面
评价方式要多样。将评价渗透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只看最后的结果。人工智能助手利用大数据分析将最后的练习题测试的结果(成绩),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小组成员间互相的评价、学生自己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四、总结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将会对教育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将人工智能应用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帮助教师细节化教学评价指标,减轻教师的劳动量,同时又能够方便快捷的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提高了评价的效率。以更高效的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庆.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评价辅助系统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10976200039092110842020(02):43-44.
[2]冯美琪.基于未来教育的小学生评价制度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9,6(88):84-86.
[2]吴砥,饶景阳,王美倩.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人工智能,2019(03):119-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