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刘利
[导读] 本文在分析和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基础上
        摘要:本文在分析和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基础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礼仪文化、爱国主义文化等多样文化类型,有效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师不仅要立足于现实,还应挖掘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探讨了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实践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植根于深厚的中国大地之上的根本原因在于,形成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特有的礼仪文化,对于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素材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分析
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们十分重视礼仪的培养,具体而言表现在德行以及崇高的审美情趣。比如在小学课本中,关于教导学生尊师重道的课文不计其数,要求学生不能够以自己为中心,应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通过礼仪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来以小见大,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礼仪文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文化分析
与礼仪文化一样,中国的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也历经千年,当前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样也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把握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以及意义,才能为祖国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员基础。在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元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同一性。
(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具有礼仪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之外,同样也包含着自强不息精神。而自强不息精神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都包含着与天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与情节,即使在艰难的外部环境之下,同样能够可以通过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帮助人们走出困境。
        二、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
(一)内容渗透
要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通过思想道德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是一条有效方式和有效途径。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实践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支配,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必须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来对今后发展形成科学性指引。

小学生处于基础性教学的重要性阶段,除了帮助学生把握和认识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展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认识家国情怀、社会主义信仰和奋发图强的生活理念。
(二)文化渗透
要有效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首先应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融入中华文化各类教学资源。这是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来改变教学方法,考察当前教学体系,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相互分离,导致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思想道德标准作为教学准则,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素材的相互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意义。不仅如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存环境以及校园环境,通过对素材的投放,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建设和课堂教学,并且处理好教师教学与学生表现之间的关系,教师能够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直观展现,帮助学生纠正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从而能够因人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之中。
(三)活动渗透
除了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来对适时进行传输,教师还可以再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考察小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特点,由于其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与其他高年级阶段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现时学习情况,除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还应把握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比例。纯粹的理论知识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意义。因此,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直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从而有效促进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增强和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不仅应立足于课程大纲,还应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才能够全方位且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多样,其作为一个庞大和复杂的思想层次体系,不仅包含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了其他各类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要,优化和完善当前教学形式和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徐月娟.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J].学周刊,2020(19):47-48.
[2]邹铭,闫伟华,张冰.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才智,2020(09):21.
[3]明莉.谈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J].学周刊,2018(35):80-81.
[4]李培荣.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13(Z3):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