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刘传恩
[导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全球创客运动的影响下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全球创客运动的影响下,旨在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创客教育以“做中学”、“快乐教育”、“体验教育”等为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纵观中小学教育现状,创客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普及推广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实际,主要阐述农村中小学开展创课教育活动面临的几个问题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创客教育  实践与思考
        
        学校实施创客教育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然而,受地域影响,创客教育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较大,广大农村中小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如何结合实际,让创客教育在农村中小学落地生根,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
        1.缺乏足够重视
        目前创客教育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学阶段还未得到普及,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对创客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更是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农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对创客教育还不熟悉,甚至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对开展此项教育存有畏难情绪,部分家长也不能较好理解,甚至认为创课教育是在玩游戏,是不务正业。
        2.师资匮乏
        在推进创客教育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师资。中小学校都没有设置“创客教师”岗位,创客教育又是一种集高度复杂性和极强综合性为一体的创造性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目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师资紧缺,创客教师队伍更是严重匮乏,另外创客师资培训不足,以某一个学科教师兼任搞创客教育,往往难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
3.资金不足
        经费不足是创课教育面临的第二大突出问题。创客空间需要的设备材料、图书教材以及其他软硬件价格大都比较昂贵,同时随着创客学习的不断进行,后期的设备维护、更新和耗材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因此,创客空间需要较为稳定的资金注入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转,而农村中小学教育本身经费不足或拓展外部资源能力有限,导致一些学校没有经济能力开展这项活动,阻碍了创客教育的普及推广。
        4.创客课程体系不完善
        创客教育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创客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模式欠缺,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尚不明确,创客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尚未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案和评价机制。
二、农村中小学实施创客教育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创客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创客教育课程融合美术、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跨学科知识于一体,创客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单向灌输,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更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跨学科式的动手造物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深入钻研、自发学习、鼓励创新,从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此,我们要引导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实施创客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加强教育创客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积极与社会创客空间、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把专业的创客人才引入学校作为创客导师,指导学生和教师开展创客活动。

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提供相应的创客教师培训。学校可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从信息技术、物理、科学等学科教师中挖掘和培养一批创客核心人才队伍。
        3.整合教育资源 加大资金投入,
        近年来,随着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学校的各种功能室标准化,教学装备也越来越全、越来越先进。在学校条件的允许下,可以新建创客教室,或整合已有部室的资源,投入适当的资金,购置创客课程所需的教学器材和设备,保证创客教育活动有固定的场地和器材。
        4.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创客教育项目
        目前可开展的创客教育内容较为丰富,如Arduino开源软件、Scratch编程、3D打印、激光切割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学校可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育资源,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项目。下面重点介绍机器人、航模、编程、科技小制作等几个学校常见的创客教育项目。
        (1)机器人创客
        机器人融合了机械制造、电子技术、传感器、无线通讯、声音识别、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代表着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部分中小学校已将机器人教育作为创客教育的首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了解机器人的组成结构、搭建技巧、传感器知识、程序知识、参与机器人竞赛等。
        (2)航模教育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飞行器的广泛应用,部分中小学生的航模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航模活动的开展最大魅力在于能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能尝试到飞行的乐趣又能学到一些科技知识,各种航模竞赛活动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3)把编程教育融进信息技术课程
        编程能将孩子逻辑思维系统化地锻炼。除了机器人编程外,信息技术课上常用到的scratch和Logo这两个编程软件,在图形化处理的道路上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还可以结合scratch和arduino的主板,制作出非常多的新花样。例如声音控制以及光线感应等都可以通过这两种主板的结合来实现。
        (4)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比赛渗透到校园科普活动中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态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也能学会和运用到一些学科知识。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科技小制作、科技小比赛、参观科技展等活动,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科技小制作的特色作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正确引导,注重多元。
        学校要大力弘扬创客精神,宣传创客文化,提供更多的创课教育的学习、交流、展示、竞赛的平台,带动更多的师生进入创客后备军行列。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没有创新是不行的,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活动正是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基的重要途经,有助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学校的特色发展,还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左辞波,中小学创客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7.
[2] 周承露 林春, “互联网+”背景下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J],科教文汇.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