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初中教师研修坊建设下班级民主管理的艺术提升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黄伟
[导读] 在研修坊建设背景下,乡村初中的班主任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
        摘要:在研修坊建设背景下,乡村初中的班主任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同时意识到民主管理的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围绕“乡村初中教师研修坊建设下班级民主管理的艺术”这一展开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教师;研修坊;班级民主管理
        新时期,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部门针对各阶段的班主任教师,提出了全新的班级管理要求。作为乡村地区的初中班主任教师,应该抓住研修坊建设背景下的学习机会,积极提升自己的民主管理艺术,以此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但对于乡村初中的班主任教师而言,如何在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发挥出民主管理艺术的魅力,还成为其需要持续而深入思考的一大问题。
        一、乡村初中教师研修坊建设下,提升班级民主管理艺术的必要性
        所谓民主管理指的是: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民主化的管理氛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被拉近,这对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非常有利,同时还有助于构建团结的班集体。在研修坊建设背景下,乡村初中班主任教师应该意识到民主管理的意义,同时通过不断的进修学习,把握最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以此促进自身民主管理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乡村初中教师研修坊建设下,提升班级民主管理艺术的策略
        (一)制定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障班集体各项事宜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维护班级正常秩序的关键。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学生可能难以服从教师的管理,而教师自身再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也缺乏必要的制度做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无法构建起和谐的关系。因此,乡村初中的班主任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民主管理艺术水平,发挥出民主化管理模式的价值,最先要做的就是:制定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此处提到的民主化管理制度,与以往的班级管理制度有所不同,但其也是在传统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民主管理制度强调的是: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制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人性化原则。简而言之,乡村班主任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班级学生的意见。经民主化商讨之后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符合人性化和民主化管理原则。在这种制度的引导下,学生会比较积极的配合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如此对于打造优秀的班集体非常有利。
        (二)合理划分班级管理权力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往往掌控了绝对的管理权力,而学生则长期处于服从安排和听从管理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管理才能和贪玩的天性都被压制着,这对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思想想象力的发挥都很不利。

这种情况下,乡村初中班主任教师应该注重对班级管理权力的合理划分,适当地下放一部分的权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工作中。如,教师可以在每一个小组内部,挑选一名小组长,负责做好小组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收集小组同学的课后作业、组织小组成员打扫卫生等等。而对于小组长这个职务,教师则可以采取轮流制,即:小组内部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担任小组长。通过班级管理权力的合理划分,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管理能力。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班级管理权力,并且形成了较强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之后,意味着教师已经初步实现了民主化的班级管理目标。
        (三)发挥班干部的领导作用
        在协助班主任完成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干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小组长之外,教师还需要发挥“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班干部的管理作用,这同时也是班主任教师将权力适当下放,实施民主化管理的具体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举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该遵循民主选举原则,即:在班级内容进行公开投票选举,获取票数最多的学生就可以担任相应的班干部职位。同时,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鼓励班级内部的其他学生,共同监督班干部的行为,倘若发现班干部滥用职权或者不以身作则的现象,就需要取消这名班干部的班级管理权力,并且在班级内部重新公开选举班干部选举。此外,针对班干部的职位,教师为了彰显公平与民主,则可以采取定期选举的制度,即: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或者新学期伊始,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重新选举班干部的工作,每一名学生都有资格参加选举,而最终得民心的学生就可以担任相应的班干部职位。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在民主化管理原则下,乡村班主任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当学生自身具备了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时,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师的民主化管理计划会寸步难行。同时,当学生形成了较强的自我约束力时,他们往往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整体效率的提升都非常有利。具体而言,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自主管理空间,而不能过于压制学生的天性。事实上,只有引导学生释放天性,并且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合理引导,才称得上成功的班级管理,而也只能如此,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研修坊建设背景下,乡村初中的班主任教师需要积极分析当下的教育形势,同时积极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民主管理意识与民主管理能力,促进民主管理艺术水平的提升,以此营造出民主、和谐、自由但不散漫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的这种环境下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林敏.试论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J].名师在线,2020(05):92-93.
[2]薛峰.基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J].汉字文化,2018(03):121+123.
[3]成稳生.让民主成为提升学生管理成效的强引擎[J].成才之路,2013(35):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