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层的教育管理者常常感慨:由于教师流动性大、老龄化等原因没有一支得力、稳定的队伍。行知教育集团的杨瑞清校长给出了答案:只有让教师成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流动的速度,才能保证稳定。这句话使我感触颇深。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发展就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成为最好的专家。所谓专家并不一定是研究开发人员或技术顾问,而是在某一领域有深入和广泛的经验,对该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的人。而教师本身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所以,我们每位教师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教育教学范围内,通过努力是可以有一定的经验或形成一定的认知的。换言之,每位教师均可获得职业发展,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发展的主动需要。那么,如何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愿景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一、要有强烈的职业发展的责任感
从大的方面来讲,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学习、革新、创造是社会的主旋律。我们所处的社会需求是变化的、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变化的、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变化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发展,还要有发展的思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待工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能总是一成不变,肚子里的那点“墨水”总会枯竭的。那样不仅难以胜任工作,还会贻误学生,更辜负了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从个人方面来讲,人生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一个人能在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无悔奉献并有所建树,那无疑是充实的、幸福的人生。而每天生活在抱怨中,机械式重复“昨天的故事”的人,必将终生碌碌无为,那无疑是在折磨自己或在浪费年华。教师的职业虽然平凡但神圣,虽然平淡但却也是一门科学或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用心去探索、去实践,在这份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大有可为,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遥想陶行知先生,当年正是这样深怀强烈救国救民的责任感,弃医学教、留洋求学、追求真理,并开创了中国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事业,令人肃然起敬。
二、要树立坚定的职业发展理想
有人总结到:人的成功与否在于“立恒志、用心做”,其首要的便是树立明确的志向并持之以恒。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发展一般经历适应期、积累期、成熟期、分化期等阶段。
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大多数教师经历十年左右进入分化期后,将会在长期在停滞期徘徊而得不到发展。但是如果有职业发展的愿望时,只要能结合实际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你的事业发展或许将会呈现出不同天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指出的人生三境界,第一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即明确人生事业的奋斗目标。作为教师,只要我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范围内,树立做专家型的教师的理想,立足做良师,力争做名师,无需好高骛远,只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努力,总会取得进步与成绩,此为职业发展的前提。
三、要专注于教学、反思和研究
一旦确立了职业发展的恒志,那么接下来来就是为之付诸行动去用心做。
首先,应当踏踏实实做好教学本职工作,应沉下心来研究课标、教材,研究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练习,认真做好考核辅导等这些必做的日常功课,这些是发展的基础,日积月累,总会有收获体会,也会形成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我所接触的一些特级教师,他们都是这样从课堂中、从教学一线上走来的,拥有丰富、详实的教学经验资料,用时信手拈来,很接地气。
其次是要注重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坚持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应有独立的思考,经常性地思考教育教学中的好的做法或存在问题,还要坚持笔耕不辍,一有感悟和体会立即记录下来,要不然灵感会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特级教师贲友林在教室后面有一个自己的座位,他坚持每节课一结束就回到座位上马上写出这节课的感悟,生怕遗漏了自己想法。几年下来,他竟然写出了两本教育反思合集《此岸与彼岸Ⅰ、Ⅱ》。同时,还应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对于教材中内容要常思考为什么这样安排?还能怎样更好地处理?这样教学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常常见到优秀的教师往往会灵活地处理教材,甚至还有老师还对编写的教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是批评,这些,都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
再次,就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来引领专业成长。我们基层的老师们大多有一定教学经验或是思考,但只是一些表面的、零散的,缺乏理论支撑或者不成系统,参与课题研究则可引领教师朝着专业之路走下去。再好的经验之谈,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都显得是苍白无力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我们选择一条正确的专业之路坚持走下去,真正钻进去,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终会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人生第二境。此为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四、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坚持学习,是做好任何事情、职业的基础,更何况我们是知识与文明传递者。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关于学习有很多方面,作为教师一要有学习的自觉,向生活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二要学习历史文化、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综合知识,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使自己经常有一桶满满的新鲜的“活水”,提高自身素养,达到游刃而有余。三要学习专业知识,多阅读专业理论书籍和文章,并注重实践,达到学习——实践——总结——提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四要贵之以恒,只要坚持不懈,终将迎来灿烂!达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人生第三境。此为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要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氛围
要鼓励教师形成职业发展的强烈愿望,还需要我们共同创设一个有利于其职业发展的氛围。如果说教师自主发展是内因,那么,创设良好的氛围就是外因。首先要鼓励广大教师要有职业发展的意识和自觉,可以出台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措施;其次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有职业发展愿望和潜力教师参加培训、交流等活动给予指引,通过树立典型,示范、感染、帮助他们加快成长;再次要形成关注专业成长、关注教学,你追我赶、共同发展的学术氛围,减少纷杂的事务干扰,让老师回归教育本真,一门心思搞教学、搞研究;最后是各部门、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此为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提倡要“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其关键是要出名师。名师是核心,只有出名师,才能育名生,才能创出真正的有内涵的名校!让我们每位教师都学会成长、获得发展,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职业生命,在努力追寻教育梦想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一节课堂开始,努力去实践、去改变。让改变发生,梦想就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