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大背景,主要探讨了在此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完善,增加其设置的合理性与效益性,让小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后得到全面的发展,做一个21世纪互联网大环境下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便走入了我国小学之中,成为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整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构建信息技术课程,利用大数据资源的丰富性与云技术的先进性切实优化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背景
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块的起步时间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的确较晚。但近当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教育的逐步高度重视,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也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技术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起来。计算机的教育理应从我们的娃娃身上抓起,让我们的小学生进一步地培养对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学习的能力。本文一方面也从计算机教师及其个人的角度,探究在信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下,小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应该如何做出的抉择与其改变。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策略
(一)引入网络手段,完善课前准备
网络手段是大数据技术的基本载体,且人们为了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已经研发出了许多网络教育手段,便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灵活选择。信息技术课程就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展开的科学研究,与大数据技术紧密相关。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灵活调动网络教学手段,全面整合课程资源,完善课前准备活动,以便做出更加精准的教学预设判断,为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做好充足准备。
(二)开发网络资源,完善教材内容
海量数据是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特征,如果想要整合信息技术教学与大数据技术,借助网络资源补充教材内容必不可少。常规的小学信息技术一直都以教材为中心,目的是保证学生可以达到应试要求,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反复训练学生对某个信息技术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然而,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机械的操作训练远远不够,有限的教材内容也将大大限制小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全面开发网络资源,拓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范围,为小学生灵活迁移信息技术知识做好准备。
如在“下载和安装软件”一课教学中,学生们就要学习常用电脑软件的安装方法。为了进一步丰富常用软件的下载与安装渠道,我让学生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及时展开了网络调查,利用各类搜索引擎分享网友提供的软件安装途径,帮助学生掌握试用软件、免费软件盗版软、件与垃圾软件等基础知识。然后,学生们便可自主下载安装常用软件。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软件的需求不同,所以我允许学生们自主安装,积极搜索各类软件的优缺点,浏览网友的软件使用体验,从而选择最佳的软件安装方案。
(三)丰富合作形式,完善互动结构
大数据时代以资源交互的高效与实时为基本特征,基本解决了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的延时性与落后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多多传递教学信息,借助现代通信技术与相关网络平台拓展互动方式,促使小学生在互动探究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传输以网络为基础,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所以网络化的师生、生生互动也更为灵活,更能促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走向高效发展。
如在"编辑演示文稿"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通常需要先学习到编辑演示文稿软件的插入与打开文本方法、插入新的文本幻灯片与编辑文本框、艺术字的操作方法。在演示文稿本课的课堂练习中,学生会在练习中遇到不同的小问题和操作上的障碍,比如有的教师和学生可能不会在练习中插入和编辑艺术字、有的教师和学生在练习时不会插入和编辑新的文本框等等。如果我在一对一的课堂上随意打断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练习操作过程,展开统一的讲解,就可能会在无形中严重浪费了教学的时间。因此,我积极鼓励其他学生自主利用课后QQ与我自主展开个人网络交流和互动,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向我表达自己个人网络操作的不足。待我的老师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便有机会立即主动走到其他学生身边,指导其他学生如何突破个人网络操作的难题。除了在一对一的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学生自主展开一对一的个人网络交流和互动之外,还可以积极鼓励其他学生在课后自主地利用qq与老师自主交流,可以仅仅是关于个人网络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相关讨论和讲解,也甚至可以仅仅是自己的思考和成长困惑。当然,除了与师生的互动之外,学生也可与同伴展开线上交流,或者是通过贴吧、微博等平台与网民交流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全面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在他人启发下产生新的学习思路。
(四)建立电子数据,完善学情评价
教学过程性的评价也是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影响因素,只是在长期的功利性教学的思想下被当今的人们片面地归纳理解为"用考试定等级"。由于新课程修改已经将教学过程性的评价与信息技术结果性的评价统一了起来,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必须全面地归纳学情的信息,汇总分析每个学生的专业信息技术学习心理行为过程,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技术素养。为此,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要求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云计算与云储存等大数据技术建立完整的电子学情信息数据,归纳较为完善的学情信息数据。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依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逐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本质。
参考文献:
[1]张海龙."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课程教育研究47(2019).
[2]王军."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实效课堂教学研究."启迪与智慧:教育000.002(2019):P.29-29.
[3]吴仁洁."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精准教学的探索."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3(2018):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