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为孩子成长导航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吕燕
[导读] 学会感恩是每一中国人的美德和为人准则。
        摘要:学会感恩是每一中国人的美德和为人准则。尤其在当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成为了学校一项重要的德育工作。本文围绕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等方面,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关键词:榜样  氛围  情感  家校 行动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由此可见,感恩在人们成长中是多么重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感恩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期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扎实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感恩之行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
        一、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毛主席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生命的叙事,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我们就可能成为那样的人。感恩教育更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教师、家长的思想态度、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势,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央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年轻的妈妈一边给五六岁的儿子洗脚,一边讲小青蛙的故事。故事讲完了,脚也洗完了,妈妈对孩子说:“等一会儿,妈妈再来给你讲故事。”画面一转,年轻的妈妈蹲在地上给一位老人洗脚,一边洗一边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解困。”这时,等着妈妈讲故事的孩子探头进来看到了这一幕,一转身就跑了出去。妈妈给老人洗完脚回到儿子房间,却不见儿子的人影,正诧异着,发现儿子端着一盆水晃晃悠悠地走进来,原来他也要给妈妈洗脚解乏。孩子一边给妈妈洗脚一边娇声娇气地说:“妈妈洗脚,我也给你讲小青蛙的故事……”可见,教师、家长在感恩教育中,与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空洞说教,不如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效仿的榜样。
        不仅是教师、家长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还可以是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榜样,表扬榜样,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用榜样的精彩引来更多的精彩。
        二、营造氛围,文化育人
        “环境育人”已是教育界人尽皆知的教育信条。长期的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加强教室室内文化建设。通过班级黑板报、宣传栏,以照片、文字等形式大力宣传感恩文化,班级中的先进典型,体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韵味。
        (二)加强走廊文化建设。走廊文化直观形象,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通过展示学生制作的各种贺卡,书写的文章等,让无声的墙壁顿显生机,展示魅力,与同学们共同成长。
        (三)加强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的建设。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午播时,播送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节目,注意捕捉校园中的好人好事,并及时报道、表扬。


三、学科教学,渗透情感
        品格培养的育人功能应该渗透进课堂,学科教学中教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更应该传递给孩子品格,这是奠定他们发展的基础,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为此,老师们应充分运用各门学科中蕴含的丰富的感恩因素,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表现的有关“感恩”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期初,学校就组织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对各学科中的感恩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找到切入点,并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从各个角度、多层面的为学生诠释感恩内涵。并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内容回顾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感恩,深化学生对“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的理解,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走向学生的生活。
四、家校携手,形成合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可见,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细胞,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的育人网络,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如今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多数的家长都使用了智能手机,为了使学校、教师、家长开展及时有效的双向互动交流,班级创建了微信群、QQ群;学校建立了榴莲校园、公众号、订阅号等,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及时公布学校相关的信息和成果,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各班还精心制作了《家校联系卡》,使老师、学生和家长间又多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同时,为了让家长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学校把每年的五月确定为感恩活动月,定期开展感恩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孩子们的感恩活动,使家长看到孩子地成长,孩子的进步,增进学校的联系和互信。
五、活动引领,实践体验
        感恩教育必须做到知行合一。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去参与、去体验,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报恩。
        (一)利用特定或传统节日渲染感恩教育。如:结合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开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活动;结合教师节开展主题为“老师,您辛苦了!”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之爱、教师之辛劳;结合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感恩实践活动等。
        (二)开展“感恩”主题班队会。班队会上,激发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例,在讲述中,情感得到熏陶。同时,还可以结合时事。比如,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中,社会各界人士各司其职,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我们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回顾战疫过程,致敬战疫英雄,感悟战役精神,让孩子们意识到,“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从而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三)召开感恩成果汇报会。为总结“感恩教育活动”经验,召开“感恩伴成长”阶段性成果展示汇报会,学生在汇报会上总结在“感恩活动”中的做法,表达在感恩活动中的收获。从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学生心灵,走向学生生活。
        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在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将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为孩子的成长导航,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开出幸福的美丽的花朵,让孩子的生命因感恩教育变得五彩斑斓,让我们的生活因感恩教育变得更加和谐美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