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万里(交响序曲B段)》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陈峥
[导读] 《御风万里》是一首专门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创作的交响序曲
        摘要:《御风万里》是一首专门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创作的交响序曲,表现了全国人民在香港回归时响彻大江南北的兴奋热烈狂欢之声,全区结构:引子+A+B+A’+尾声,本课时选取B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B段音乐中使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将汉、蒙、藏、哈萨克族的民歌融为一体,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和睦,乐曲的快板部分真实地表达了激动与热烈的情绪,使人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人们在尽情地欢呼、纵情地雀跃,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扬眉吐气。
关键词:设计;分析;巩固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对本民族的音乐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及音乐素养,也具备了初步的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力对音乐归纳总结的能力。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乐曲所传达的中国各民族融合以及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愿望。
   2、积极、投入地参与说、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不同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感知汉族民歌主题贯穿始终。
   3、通过听辨作品,熟悉汉、蒙、藏、哈萨克族四段民歌主题聆听、熟悉、记忆交响序曲《御风万里》B片段中四首民歌主题。能较为熟练地演唱《黄河船夫曲》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
   用多种教学方式熟悉、体验四个民歌主题,感知汉族民歌主题的贯穿;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愿望。
教学难点:
  从乐曲创作手法中感受民族融合的以及中国繁荣昌盛与世界和平的愿望。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一)观看视频《黄河船夫曲》。说一说:这是哪里的民歌?找出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乐句?
        【设计意图】民间音乐是一切作品的创作之源,初步感受与了解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为作品的第一次欣赏做好铺垫。
   (二)学唱《黄河船夫曲》主题旋律,画旋律线。
  【设计意图】黄河“几”字形就是主题旋律的图形谱,此图谱能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旋律的行进方向。
二、【感受音乐 创作之美】
  (一)初次聆听《御风万里》B段慢板部 分(四首民歌主题)
   1、听我们熟悉的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主题旋律外,说出还听到几条不同的旋律?
   2、这三条旋律与《黄河船夫曲》主题旋律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
   3、音乐中,我们把两条以上的旋律同时出现成为“复调”。
  (二)音乐片段一:《嘎达梅林》主题(蒙古族民歌)
   1. 听辨主奏乐器
   2. 模仿乐器音色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乐器音色的主题模唱,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并深刻体会不同乐器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3. 复听音乐,二部合唱
  女生模仿双簧管音色,表现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主题;
  男生模仿圆号音色,歌唱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设计意图】层层铺垫,培养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习惯,通过二部合唱的实践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音乐,体会作曲家用“和声的色彩”表现音乐的美!
(三)音乐片段二:《囊玛》主题(藏族民歌)
   1. 聆听音乐,关注老师的舞蹈律动,判断是哪里的民歌?
   2. 感受主题、了解“囊玛”;
   3. 聆听音乐,感受踢踏舞节奏。


   4. 节奏实践
   【设计意图】用实践律动的方式感受与表现作品情绪,了解藏族民歌《囊玛》主题最大的音乐特点:典雅流畅;通过生生合作,两条节奏的音乐实践,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创作手法之“节奏对位”。
(四)音乐片段三:《哈萨克族民歌》主题(哈萨克族民歌)
   1. 聆听音乐,体会音区(感受高高的旋律线)
   2. 了解哈萨克族及其音乐特征
   3. 聆听音乐,表现音区(音乐实践,画旋律线)
  【设计意图】从单纯的音乐感受,到再次聆听与实践,画旋律的形式领悟音乐,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解读作曲家在这段音乐中运用了巧妙的“音区对比”的创作手法。
三、【知识巩固 完美揭题】
  1. 听辨《御风万里》B段慢板部分(四首民歌主题)听后交流:-jy.com
   总结作曲家巧妙地用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将汉、蒙、藏、哈萨克四个民族的民歌主题融为一体,预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齐唱《黄河船夫曲》主题旋律)
  2.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完美揭题)
   作品是当代作曲家郭文景为迎接香港回归专门创作的一首交响序曲,他的名字叫《御风万里》全区结构 引子+A+B+A’+尾声,教材中选用了B段音乐,四首民歌主题是B段的前半部分,之后的快板则表现香港回归之际人们的喜悦、热烈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品创作背景,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所饱含的强烈真挚的情感。
  3.欣赏交响序曲《御风万里》 最精华的部分(画主题旋律线)
  (1)学们独立完成作品欣赏,听到《黄河船夫曲》民歌主题时用右手画出旋律线,同时随音乐在脑海里清晰呈现另外一条旋律线。
【设计意图】用实践律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呈现方式,再次感受各民歌主题,加深对作品主题旋律的印象,独立完成音乐的领悟、欣赏。
 (2)交响乐这一西方音乐表现形式的运用,表达了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愿望。
四、【归纳总结 情感升华】
        《御风万里》是非常具有民族情怀的当代优秀音乐作品,作曲家将西方的创作手法把中国四个民族的民歌主题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民族大融合的愿望。中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洋的交响乐擦出了艺术的火花。坚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J]. 李玥蒙.  当代音乐. 2017(22)
[2]《在水一方》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J]. 刘崇星.  当代音乐. 2017(22)
[3]浅谈艺术歌曲《送瘟神(其一)》的音乐特征[J]. 张天丽.  大众文艺. 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