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扬儿童的灵性而教——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李亚宏
[导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引发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构建新型课堂,挖掘学生潜力成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引发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构建新型课堂,挖掘学生潜力成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对于数学学科而言,逻辑性强,较为抽象的特点给小学生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能够学好这门课,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灵性,让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灵动生成。本文将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期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激扬儿童的灵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灵性
         
        小学数学是学生未来进行数学体系化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数学学习的奠基石。学科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每位学生的灵感,肯定学生在学习时的灵动状态,为激扬儿童的灵性而教。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趣味性课堂,生活化课堂和层次性课堂的构筑,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在生活中融入学习,从而激扬学生活力和灵性。
一、给学生一个趣味性课堂,挖掘他们的灵性
        小学生往往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偏离,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数学学习往往从兴趣开始。如何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变为活泼有趣的现实典例,保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掘他们的灵性,这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所以,教师可以构筑一个“趣味性课堂”,使学生研究,探究数学的“灵性”得以充分挖掘,最终成为一名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的主动参与者。
        举例来讲,在教授“8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引入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某天,又贪吃又懒惰的猪八戒路过一片西瓜地,看到又圆又大的西瓜乐得张着大嘴,狼吞虎咽就吃了一个,猪八戒舔了舔嘴,觉得不解渴,又吃了一个,一口气吃了八个,一个西瓜足有八斤重,小朋友们想一想,猪八戒一次吃掉多少斤西瓜? 于是,在故事的讲述中“8的乘法口诀”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生的脑海中。除了趣味性的导入新课,教师还可以让作业练习变得“有趣”。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开火车,接力赛等游戏,训练学生关于“8的乘法口诀”的反应能力,再加以欣赏和鼓励,进而让学生更愿意展现自身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潜力。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用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效率,而且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灵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给学生一个生活化课堂,激发他们的灵性
        数学教学不能一味拘泥于课本之中,教学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弱化生活实践和数学理论之间的边界。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生活化实践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在数学运用上的灵性,能够帮助他们积极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美妙,从而激发他们应用数学的灵性和潜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去超市帮父母买东西,然后将消费记录带到课堂中,先让学生自己阐述所购买的物品,数量和价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如:“购买一块毛巾和一瓶洗发水多少钱”“购买三支铅笔和两只橡皮多少钱”“交给营业员20元,买两块香皂,营业员应该找你多少钱?”,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请大家计算一下营业员计算的价格是否正确?”这一过程中,不仅帮助他们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学习,还能激发他们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积极性,进而激发数学学习的灵性。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购物实践活动,真切感悟到了小数加减法在购物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再通过师生之间富有灵性的语言让课堂更加贴近实际,让学生看到数学的无限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和应用上的“灵性”。
三、给学生一个层次性课堂,开创他们的灵性
        每位小学生在数学上的潜力和灵性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切忌一刀切,教师要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师要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后练习,以期帮助学生在原有学习层次上更进一步。
        例如,在教授“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并据此将学生分为思维能力较低,思维能力一般和思维敏捷,潜力较大等几个层次。针对思维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说出准确方向即可;对于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通过提出“如果我想从这个路口走到图书馆应该怎么走?”等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活学活用;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灵性,引导他们画出线路示意图,寻找最短距离,从而开创他们对于西偏南,东偏北等进阶学习的灵性认知。此外,层次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课堂之外,如鼓励学生每周写一次数学日记,对于思维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可以单纯整理知识,对于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先写些自己的一些知识性困惑,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写一些独到的解题思路或者探讨开放性数学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给学生一个层次性课堂,不是去评判他们在数学学习成绩上的好坏,而是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制定出能够帮助他们在原有水平之上开创灵性,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要激扬学生的灵性,开创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要多措并举,以趣味性课堂发现学生的灵性;要进行模式创新,以生活化课堂激发学生的灵性;要进行教学改进,以层次性课堂开创学生新的灵性,最终帮助学生捕获灵性的闪光。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 康艳丽
[2]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王景华
[3]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王存军
[4]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石卫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