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张云鑫
[导读] 重庆市云阳县洞廘小学 40451
        摘要:我国一直有倡导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我国千百年文化的传统和传承,在我国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对人才培养表现出了综合性要求,这其中就包括文明礼仪。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关键时期,教师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本文将着重叙述和分析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现存问题,并提出个人建议,旨在帮助更多小学生打好素质基础,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石。
关键词: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前言:现代社会绝不能局限目光和思维,学校教育要同时兼顾教书育人目的。除了课堂学习以外,也要关注德育教育工作追求。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学校的教育要求在不断提高。作为人生发展重要时期、重要阶段的小学,更是被予以了厚望和高度重视。对此本文将着重叙述与分析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和方法。
一、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不论是从生活经验角度还是日常习惯分析都可以意识到,即便是学校做了很多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仍旧有不少淘气的孩子在校园中随意破坏植物,随意丢防垃圾,在食堂、图书馆大喊大叫。这些问题十分普遍,影响深刻[1]。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成长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该现象和很多原因有关,影响程度不一。
        首先很多家庭并不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大多数家庭的孩子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管理孩子。有不少孩子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非常溺爱孩子,甚至看到孩子做一些小破坏鼓励孩子,认为孩子就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发泄,遇到事情蛮不讲理第一个借口就是:他(她)还是个孩子,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难免会沾染自私、不讲理、任性的坏习惯[2]。
        其次不少学校的工作人员同样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有些学校工作人员抽烟、随意吐痰、乱扔垃圾。学校的孩子看到老师都如此,自然也会这么做。不论是学校内部环境还是学校外部环境(包括学生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都是一生的。如果遇到了这些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及时制止,不能让孩子从小沾染陋习、恶习,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就是因为影响因素、干扰因素过多[3]。为了展现文明礼仪教育价值和作用,一定要认真、和谐的处理问题。
二、找到突破口打好文明礼仪教育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生本身是没有什么判断能力的,较小的年级让学生缺少足够阅历,不知道如何处理各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文明的行为,不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习惯。此时需要有人进行指导与约束,这个人不仅仅是教师,也要包括家长、社会各界人员。要构建文明生态圈、社会链,完成学生人文习惯、人文素质引导。在学生遇到不文明现象的时候,需要有人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这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习惯,是不被人们喜欢、认可、尊重的。让学生的脑海中建立基本常识、基本准则,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是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基础和开展前提。
(一)创建完善的教育机制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校园中养成良好文明的礼仪、习惯、生活态度与素质。

学校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德育教育价值、重心以及追求。学校需要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传承与发展文明传统、文明教育。要明确与强调的是,一定要做好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这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榜样力量、榜样价值。学校老师平时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成长情况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展现美好形象、积极形象。用阳光、正面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因为小学阶段本身时间比较长,足足有六年。所以要考虑到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文明礼仪教育也要随着学生年级段、年龄变化进行调整。学校有必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实际问题制定水平不一的礼仪教材、礼仪活动目录。并标榜和制作规范。每个班级的班主任都可以在班规中加入类似内容,制定班本教材、班规活动。用这些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班级实际情况的项目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和理解现实世界和自身的关联,掌握文明礼仪活动与行为对自己的终生影响。
        学校为了更好的展开文明礼仪教育,就有必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为了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需要加强培训。利用培训过程使教师能够形成正确行为素质和人生理念,并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此学校可以积极使用校园平台,通过拉标语的方法让文明礼仪深入人心,影响教师、影响学生,让师生共同成长。
(二)体验活动生根发言文明礼仪
        学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情况合理设计文明礼仪活动与项目。比如形象设计活动、有奖竞答比赛。这些活动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参与自觉性、积极性。班级中同样也要设计出有趣、有意义的项目。要在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形成文明礼仪竞争意识,让学生彼此相互监督、相互约束,为自己的班级主动争光,成为人人都喜欢的文明小标兵。
        考虑到不同年级段学生的人生阅历、行为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此时不同年级段文明礼仪教育开展的活动项目也不应该一样。但要说明的是,要保持活动连续性,体现活动之间的联系。比如一年级阶段着重学习礼仪,了解礼仪是什么。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接触各种礼仪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讨论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行为,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文明礼仪有什么好处。二年级时候学生已经对基础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教师要引导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正确的文明礼仪习惯改进现在的问题。三四年级阶段可以开展主题活动,说一说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这样的活动为的是警戒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约束自我、标榜自我。五六年级,此时学生已经比较大了,这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帮助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帮会组家长,将宣传文明礼仪作为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结语:本文简要叙述了小学阶段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内容,并说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突破口,叙述了各种年级段应开展的活动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重新的认知。教师需要让学生从小打好基础,形成懂礼貌讲文明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妍.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J].华夏教师,2019(36):90.
[2]郑石峰.如何传授学生的文明礼仪[J].江西教育,2019(27):83.
[3]周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9(28):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