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在在高中阶段,很多的语文课堂都采用浸润式教学的方法,那么什么是浸润式教学呢?浸润在字面的意思就是“液体慢慢的渗透进一种物体”,那么浸润式教学就是把知识当作液体,然后慢慢的深入到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多所学习的知识 更加理解,从而在课堂上面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浸润式教学;高中语文;课堂应用
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鉴赏能力不仅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功底,也可以提升文学的美感,但是在高中语文中,很多学生最缺少的就是这种鉴赏的能力。学生的鉴赏能力不是一天就可以学会的,需要有长时间的文化熏陶,让学生慢慢的培养出这种鉴赏的能力,老师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采用浸润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这种鉴赏的能力。
1 以读为本,“浸润”文本的语音美
浸润式的教学方法最近本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读的能力,阅读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初次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首先接触这个文章就是要通过读的形式来了解这篇文章,只有读懂了文章的意思,才能对这篇文章做后面的研究。在平时上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阅读时间。现在很多高中的语文课堂上,由于高中生要面临着高考,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就是不断的在做题,用更大的题量来积累自己的文学知识。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根本问题,所以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更应该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时间,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缓解学生的压力。
阅读的方法非常多,比如朗读、默读等等方法,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环境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自己在家的时候,就可让学生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当在班级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采用默读的形式,这样可以给其他学生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当学习《蜀道难》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进行朗读,从朗读中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从朗读中读出文章中祖国河山的美好,也要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出作者“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浸润式教学就是让知识慢慢的走进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形成一种长久的记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优秀,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2 结合语境,“浸润”文章的整体美
语境是一个文章的精髓,只有了解了一个文章的语境,才能彻底的了解这篇文章所要讲解的内容,从而总体的感受这篇文章的整体美。
高中的文章相对来说内容是比较多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文章的语境,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读过的地方做好注释,这样在总结后面的语境的时候,方便上下文的链接。当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可以通过林黛玉的动作或者语言大致的推理住当时文章所要抒发的感情,可以在这里用笔进行注释,当读到后面的时候,可以翻看前面的注释找前后文的关联,最后还可以总体的查看全文的已经,这样对于梳理文章的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
3 巧妙设问,“浸润”文字的细节美
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是老师和学生的一种沟通,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知识的掌握,从而来调整自己的讲课速度。在浸润式的教学方式中,要巧妙地设置问题,去感受文章的细节美,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更加的理解。文章中任何一个小地方都可以成为提问的对象,像是《项链》当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掉”,可以问学生,这件事情具体指的是什么。浸润式教学要做到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思考。
4 拓展延伸,“浸润”文字的升华美
语文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仅仅只有课本中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当学习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老师可以留一些类似于写作文的作业,让学生将自己联想的故事后续写下来,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面展示优秀的作业,让学生学习其他人的想象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浸润式教学的方式,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文章的拓展,这样不仅仅是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一种掌握,也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文章的分析能力等是非常重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适合的方法去教学生。浸润式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美感,让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的优秀。
参考文献:
[1]吴鹏荣.漫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浸润[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4).
[2]智范,李亮,潘文彬.2011年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5).
[3]刘海燕.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