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窦红云
[导读] 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未来的成长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未来的成长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释了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小学高段语文裕度教学对于写优化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助力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大帮助。而基于传统阅读发展而来的主题阅读,有着更为明显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主要依托教材单元阅读主题,向引导学生去阅读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从而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堂无缝对接到课外,打造出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空间,助力学生思维的发散及核心素养的提高。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如何改进目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1 小学高段语文实行主题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词汇量的积累与写作技巧的提升,同时也能助力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而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将课文通过某一个主题进行连接,进而从不同文章所展示的角度去审视同一个主题,能够实现深入阅读、精准阅读的目的,协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多篇文章去强调同个主题,更能凸显主题分量,也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找到该主题的行文规律,使其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根本提升。
        此外,从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每个单元都有揭示主题的小标题,而这一主题也是单元内各篇文章的共同主题。基于此,教师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单元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让教师自己基于单元主题整体去进行备课,减轻了备课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2 如何改进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通过对单元主题进行提炼,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该主题以及教师所推荐的相关书籍去展开系统性、针对性的阅读学习,从而在情境中展开多元形式的师生互动、读写融合,实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2.1 结合教材内容,调动主题阅读兴趣
        阅读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开展阅读教学需要基于教材本身,但同时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延伸,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真情实感的融入,所推荐的课外读物一定要能够与小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主题阅读活动开展,一定要对阅读主题进行事先确定,同时选定积极、健康、正面的思想作为内容,并且要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基于教材着手,在有效地互动沟通下去丰富阅读内容,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深化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实现主题阅读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背景知识,作为著名的昆虫学家,为了对昆虫进行深入的观察研究,甚至买了一块地专门养昆虫,从而为我们展示了各种昆虫的秘密。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对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产生了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推荐学生去阅读《昆虫记》,或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去收集该作者的其他作品,通过学生的主动阅读与记录去意识到世上所有事物均有联系,唯有对生活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他人不曾发现的秘密。不难看出,采取这种系统性的阅读教学,基于教材本身作为线索去引导学生阅读相同主题的课外读物,不但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也能促使其精神上获得满足。
        2.2 融合单元主题,延伸主题阅读内容
        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设计来看,每个单元有着鲜明的主题,比如生活、科学、亲情、友情等等,而这样的内容设计也让教师的主题阅读教学开展具有更加明确的思路。

因此,教师可融合不同的单元主题去展开阅读拓展,如此开展的主题阅读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儿童生活”,在这一单元学习完之后,许多学生依然对美好儿童生活有所回味,因此教师便可顺势开展“感受生活”的主题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更多讲述儿童美好生活且富有童真童趣的作品。如《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等杨红樱系列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不同的美好童年时光。当然,也可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课外读物的收集,找到更多讲述儿童生活的读物,也可是对学校生活进行描写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与讨论的欲望。如此一来,在融合单元主题的主题阅读活动开展中,学生的课本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并且这一活动的开展深受学生欢迎,能够取得明显效果。
        2.3 创设阅读情境,体验主题阅读乐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教学法运用十分广泛,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维进入到阅读世界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要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去合理选择阅读主题,并且以图文、影像等形式去辅助情境创设,助力学生对主题阅读文本的深刻理解,体验到主题阅读的乐趣。
        比如,在讲解《猫》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事先准备的课件进行展示,包括与猫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等,向学生直观呈现猫在奔跑、跳跃、睡觉、捕鼠、爬树等过程中的动作,在鲜活形象的刺激下,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并且思维也会集中到关于猫的主题当中。此时,教师便可在此情境下引入主题,让学生对一边联想着猫的形象,一边对文本展开阅读,此时课文中的文字描述便能在学生脑海中快速转化为形象,从而让学生更能感受到作者对猫的描写极为准确与细致。在完成该单元对动物描写文章的教学之后,教师便可结合动物主题去推荐学生阅读《狼王梦》等小说,从而让学生懂得通过图文影像去构建对所描写动物的基础印象,再投入到文本阅读便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2.4 做好读写结合,感受主题阅读内涵
        “读”才是主题阅读的核心,通过提炼单元主题,让学生结合该主题去选择更多优质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且以精读、略读等阅读方式去感受阅读内容的内涵。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言品味、主题概括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做好读写结合,根据阅读文章的不同去采取不同的形式去写作锻炼,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使其感受到主题阅读的内涵。
        比如,在阅读教学《玩出了名堂》之后,教师便可结合文章第四自然段内容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通过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想”“试”“看见”“发现”去明白写作的基本架构,从而让学生结合文章主题去写作出自己做实验的经历。将写作教学与阅读主题进行融合,让学生结合该单元“细心观察”的主题去开展读写结合,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在当前教育工作中受到广泛关注,从教材方面便能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入主题阅读,将各单元主题进行提炼,为学生创设更加自由与宽松的阅读空间,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其结合所学去进行知识面的拓展,从而展开更加广泛、深远的阅读。如此一来,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所以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阅读教学中重视如何改进主题阅读教学方法,文章所论述的观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占爱娇. 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中华少年, 2018(15).
[2]杨斌.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0):115.
[3]陈明中. 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 考试周刊, 2018, 000(011):57-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