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语文相关的汉字内容,并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加以强化,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研究,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材施教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法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凸显了出来。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途径。目前,游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师在运用游戏法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有序的参与到游戏中。因此,教师在运用游戏法教学时,还应注意落实好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
1课堂提问的难易层次和学生学习的能力层次统一
课堂提问的难易层次和学生学习的能力层次统一主要是因为小学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更要让学生学会进步。小学生对自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因为不用费劲思考,往往不会产生太多兴趣,思维就不会活跃,自己对学习的认知也只停留在自己所掌握的范围内;并且,当学生对于自己努力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不会去费劲思考,因为,他们感到无法理解从而放弃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必须掌握好“最近发展区”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问题时不要偏难或偏易,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出发,注重把握好学生接受能力的好、中、差之分,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好的要适当提高难度,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挑战性。对于接受能力稍微差的学生要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可努力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个学生在对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并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展现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强大“功效”。例如以“孝”设题,让学生表达关于“孝”的故事,这样学生肯定会想到古代“卧冰求鲤”“卖身葬父”等小历史故事,这时教师借此引出《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此时教师再以“秋天”“怀念”和“父母”为主线索,让学生自由联想一系列的孝道故事,学生由浅入深可以学习到《二十四孝》《游子吟》等文学名著和《黄香温席》《张良拾鞋》《舜用爱心感动家人》等关于孝道的故事,这样的阅读这就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读写范围,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拓展新的学习主题,并从生活角度出发,学习不同文体的作品。
2合理分层以优化教学效果的策略
首先是准确把握学生差异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分层。
了解学生,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特长与不足是准确将学生分层的关键,另外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进行分层,必要时可以为他们分出小组,实现小组成员的均衡分布。例如,教师在讲《神州谣》一课时,根据学生的朗读能力、表现力将其分层分组,要求他们合作完成课上的朗诵,小组内认真细心的同学担任查词工作,表现力强的担任朗诵员等等,学生们各司其职的过程中还发展了合作交流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其次是研磨教学内容,使分层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层也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教师首先要熟知教学内容才能划分出合理的层次,保证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对于高层次的学生为其制定的教学内容不仅包含基础字词,还引导他们学会思考这所小学有什么不同,激发他们团结友好等情感。
3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通过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增强创新能力。例如,《纸的发明》这篇文章讲述了纸的由来和发展过程,涉及纸是如何逐步适应社会发展,变得更加实用的等内容,篇幅较长。为免学生思路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划分段落层次,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析文章,搜集资料,开拓阅读思维,加深学生对纸的了解,培养其创新能力。
4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评价学生
学生评价方法的改革也是教学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文化知识,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标准和形式来评价每个学生。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中考成绩已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因此,人们也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素质:如果这个学生的分数高,那么他就是一个好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分数低,他就不是一个好学生。评价要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最终的成绩。此外,评价不是目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对学生的期望,从而促进学生进步。如果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的话,这样的评价结果对中等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有不足的地方需要及时指出,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让他们有信心赶上优秀的学生。教师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鉴赏评价,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认可和好评。
结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是为了娱乐,也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教师要注意在游戏策略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组。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守伦.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2]刘小芳.教育游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