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的腾飞,科技、人文、教育等相关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且,在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观也开始呈现丰富多彩的多元发展方向,因此,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多元化的背景挑战下对高中学生进行高效的思政教育,是富有时代特性的教育课题。
关键词:多元化背景;高中;思想政治;思政教育
前言:
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当今社会由于科技、网络、技术等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的明显的优质提升,精神世界的满足亦是如此,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因此,站在多元化背景的角度为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实效性优化策略,不仅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人才。
一、多元化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多元化背景下的高中生思政教育与实际要求存在差异
虽然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发展背景拓宽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深度,以此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政治素养,但是,在大部分高中学生的普遍观念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仍然是枯燥、无趣且无太多现实意义的,难以找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及乐趣,同时,基于我国应试教育环境的长期影响,即使“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但是对于思政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落实依然是相对较不重视的,对于本该生动传授的文化知识、思想知识、道德知识、法律意识等,依然保守的以书面框架表达为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学习与时代的发展稍显脱节,不能够良性的消化所学知识,并落实与实践,鞭策自身,再加上高中阶段的思政教师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学科目较多、学习难度较大等原因,极少组织课外的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进行自主深化、内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渐出现逆反、排斥、厌恶等心理,知识学习与实际发展差异显著。
(二)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环境中,文化、思想、道德价值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落实教育事业的现代化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板块之一,但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已经形成较难改变的教育风格,尤其是部分老教师相较于现代化的各类新颖教学模式、教育观念、教学设备,更为相信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观的认为自身的教学经验更具实践性,且对于全新的教学工具的使用是刻板、单一的,不能在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即使近些年已经大力号召素质教育,开展教师队伍素养提升的相关培训,要求教师队伍主动完善自身,但是,思政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不能实效适应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的主要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需学知识,难以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多元化背景下的高中生思政教育教学环境不佳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迎来了大面积普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干扰及诱惑越来越多,并且,由于我国网络的普及发展相对较晚,网络环境的分级制度尚未建立,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所接触的讯息没有明确的信息筛选、过滤,因此,网络的便捷虽然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提供了丰富、即时的新闻及资料,但是不能够对于网络环境中的不良的、有害的讯息进行对应的屏蔽,因此,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难以培养出正向的网络素养,对于网络平台的主要应用也是以游戏、社交、娱乐等为主,所以,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关注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识到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引起重视,只有积极的、正确的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中进行资讯的浏览与思考,才可以保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化发展趋势中的高效性,以此改善学生沉迷网络、依赖网络,却不能很好的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等陋习。
二、提高多元化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思想政治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协同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然不再适合现代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渴望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丰富,如果思政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教学,不仅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使教学的内容失去时代性、现实性,还会在累积的教学负担面前,使学生由于对所学知识的解读不到位而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思政教师除了相关知识的课堂讲授,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安排适宜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视角导入章节知识,让学生在更为生活化的、贴己化的视角解读思想政治的知识内涵,最大化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产生,做到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同步共生,保障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协同感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思政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协作配合
高中是学生高考之前的最主要学习阶段,高中教师队伍的质量就成为了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确实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因此,在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高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除了校方安排的各类教师队伍的提升培训活动,还可以加强思政教师与所带班级班主任的灵活互动,使思政教师不至于增多过多繁琐的教学负担,还可以双管齐下的对于班级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双向影响,让思政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充实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在班主任的管理、辅助中延伸并强化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将最新的、最适应的时代性思想政治知识与班主任进行配合、整合,高效的传递给班级学生,这样一来,可以使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减少教师团队人手不足、负担过重、压力过多等问题,使思政教师可以更有余力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挖掘思政教师的教学潜能。
(三)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环境也日益复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且是的把握住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结合时事热点、与教学相关的新闻案例进行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切实的结合学生视角,从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导入思想政治知识的教学,让课堂教学良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无形中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思考、自我感悟、自我提升,在潜意识中自主的接受思政知识的熏陶,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这样一来,思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正向的增加教学动力,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知识的生动导入时,并积极的组织、规划各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过重的课业负担面前,可以科学的活跃思维,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以此缓解不良的压力心理、消极心理,在正向的课堂氛围及课下实践氛围的打造中,逐渐自主融入思政教学,成为氛围营造的一份子,并将良性的情绪持续的反射到环境的营造与维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提升高中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顺应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中阶段的思政教育必须在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的补充各类优秀教学资源,拓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空间,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思政实例,让学生在正向的、多元的呈现方式引导下实践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惠丹.浅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4):175-176.
[2]秦建峰.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场”的建立[J].中学课程资源,2019(11):46-47.
[3]刘晓春.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J].华夏教师,2019(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