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学校的长足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知识的接受者,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的优劣密切相关。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小学的教学当中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学生们的发展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当代新型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们进行教育。
关键词:小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引言:教育方式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核心环节,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发展,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引起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可以自发自主的进行学习,一个不好的教学方式通常会导致学生们对学习丧失兴趣,感受不到学习的魅力,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教学方式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十分的重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出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
一、将教学引入生活
所有的学科知识理念都是根据我们的生活总结出来的,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透露着教学知识,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知识融入当生活当中进行讲解,在孩子们的生活当中选取教学素材,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教学知识的存在,近距离的学习知识。比如说,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生活作业,让学生们在放学的时候或者周六周日的时候跟父母一起去买东西,让学生们自己计算价钱,不要让家长帮助,让学生们自主独立的完成这项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们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实现了一个完美的教学成果,在源头上提升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2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精彩的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是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关键。然而短短的一节课毕竟太有限了,所以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课外知识,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授课内容的讲解侧重于理论的解释和阐述,而未能将其蕴含的科学原理与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启发学生从事例中找出规律,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四、表扬鼓励为主,在成功中激发兴趣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困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作业本一本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五、结语
我们需要从源头上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兴趣,是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源泉,更是一个灵魂的主导者,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感受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提高我国教学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志梅.巧用多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3]史金花.论小学数学的趣味设计[J].科教导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