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许荣
[导读] 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里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教师传统的 “讲授”方式,变为以“导学”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变“听”为“学”,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从引起学生兴趣入手,并创建任务让学生亲自参与,以任务和问题驱动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通过具体的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等,引导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步一步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设备的优势,让学生观看有声音有画面的视频,比单纯的讲解更有震撼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面参与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便水到渠成。
        (三)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影视动画。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主观上很不情愿学。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适当地采用一些练习鼠标和键盘的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吃苹果、青蛙过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智慧拼图、涂色、金山画王等,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使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熟了指法以及鼠标的各种操作,了解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从而学会了键盘的使用。还可以让学生在玩《金山打字游戏》中进行比赛,谁的成绩好可以与老师比赛。学生在“太空大战”“拯救苹果“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把知识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自发地进行学习。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里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用范例作品代替语言,让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美丽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板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自我介绍、用flash制作的动画等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例子,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文并茂的作品,这时学生欣赏时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这时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脑筋,发挥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做好。”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三、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如在Word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上网的教学中,结合科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
        合作过程要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合作结果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任务要能给学生以宽阔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如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出合作学习的任务:“北京一日游”、“我的职业规划”、“我的大学梦”等。
        通过小组协作、任务解决、人际沟通、团队活动等过程,能让学生掌握新的技能,构建新的知识,形成新的价值观或体验到某种经历。这种经历要能让学生有不仅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还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收获。
        (三)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
        使用微课进行前置学习。微课要短、小、精,即视频长度要短,主题要小,设计、制作、讲解要精。微课和讨论在课内课外都可以自主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获取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有效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