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倪亚芳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是对当前教育模式的有效改革,深度学习理念更是素质教育改革下的产物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是对当前教育模式的有效改革,深度学习理念更是素质教育改革下的产物。利用深度学习的优势和便捷性,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任务等可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小学生深入学习的激情,以课堂为平台,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助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 优化策略
1完善教学设计,做到深入浅出
        教学设计的优劣事关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应不断地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使其适应新型语文教学发展的需求,倡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践行。一个科学的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依据,为后续教学模式奠定了基本发展方向。结合学情、学生年龄段、学生心理特征等,教师应积极探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简洁、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切莫将课堂模式全部交给教师,应将固定的课程内容以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教学形式展开创新,结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新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创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不易理解的词句进行形象化地解释,为学生学习减负,引导学生更加高效、优质地学习。
        简而言之,教师应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地优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真正地做到深入浅出,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处理,应坚持以教材为核心,让语文知识的学习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课文内容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即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并为作文写作积累素材,感悟到语言应用的技巧;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出到全文的中心和主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由此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到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丰富教学形式,促进沟通互动
        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积极学习创设的有利条件,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施以特殊化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利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深入学习的欲望,使其发自内心地去热爱阅读,并通过上网或实体店购置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扩充自己的阅读面。对此,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一些视频资料、图片背景、示范朗读音频以微课的形式播放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由此产生对本次课程学习的欲望。只有这样才会抑制住小学生跳跃的思维和不安分的行为表现。

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人员数量是相等的,让每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其在课堂中的存在感,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形成,还使其认识到集体合作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单打独斗”,让学生在生生交流中学习到更多的优点,推动其阅读活动深入展开的步伐,让其在自我认知的深入中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应在以往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总结不足,真正地做到教学重点有针对性,扫清学生知识盲区的障碍。轻松学习环境的构建得益于教师的倡导,有效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逐渐形成深入学习的能力,并为其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自行查找圆明园毁灭的背景,并了解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请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代表为其他同学作介绍,最后由教师进行资料补充,并肯定学生们所做的努力,让每个小组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扩展教学内容,增加评价环节
        倘若教师只是利用手中的教材来展开“中规中矩”的教学,必然会限制了学生阅读面。因而,教师应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适当扩充,让其在有效的时间内容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一般情况下,语文阅读内容扩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同一作者不同题材的文章、相同背景不同表达形式的文章、与社会热点相关题材的文章。只有对小学生生阅读资料进行广度与深度的扩展,其才会在阅读实践活动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案例、描写方法等。有效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优势,还能弥补劣势,因而在所有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增设互评环节,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课堂表现、朗读等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式评价,以此点明优势、总结不足。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学习完本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搜集其他以抗日为主题的阅读资料的任务,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文章,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开展“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演讲比赛,这样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为学生语言表达提供了锻炼机会,演讲比赛前三名的评比交由学生投票决定,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小学生还能在独立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备受屈辱的历史,引导其勿忘国耻、发奋学习,争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结束语
        只有在了解小学生特性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对小学语文教学形式进行不断地优化,并为学生深度学习模式的开展开创发展之路,以便促进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鑫,刘敏.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20,(4):4-10,20.
[2]莫国夫.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行动哲学和建设路径[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0,(4):4-7.
[3]柳保平,阳春霞.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5):58-59.
[4]张玺.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J].考试周刊,2018,(87):56.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87.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