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普及,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微课是一种以小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借助微课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开论述,详细介绍微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微课;运用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更是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微课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说,教师只有更好的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一、借助微课教学,增加诗文理解的意境美感
语文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学生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学习好语文不仅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还能提升学生美育,更加真实的感受语文文章的魅力。更加真实的感受诗文的美感和意境。我们知道,古诗词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士留下的经典,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有时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古人作诗作词都比较看重字的简练和优雅,汉字拥有多种意思,语境和文字的不同都会在意义方面产生很大的出入。我们在对古诗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古诗词描绘的意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古诗词教学,从而更好的学习文化的经典。例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时,虽然在教材中我们可以对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但在这首词的教学上,教师简单的利用口头叙述的方法是无法让学生理解当时作者人在边塞的思乡之情。这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个应景的小视频来播放当时边塞的生活,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作者描述的凄凉。下半部分是作者的抒情,也就是表达出身处边塞忧国思家之情。这首词中的一些词,像“长烟落日、浊酒、霜满地”等足以表达作者当时的感情。为了激发学生对这首词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的方式来播放音乐背景,让学生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演绎作者当时的情感。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更加深入和細腻的感悟学习,而且也可以很好的把握住诗歌想要表达的内涵价值意义。
二、借助微课还原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而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能走进文章的真实世界,放飞自己的思绪,感受文本中勾勒的真实而不曾踏足的世界。
所以说,语文的学习价值是无穷的,但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优秀的教材内容并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同样的也没有办法感受某些具体的抽象性概念。针对这一类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微课的方式,打破传统方法的限制,借助微课带领学生感受语文世界的奥秘。例如,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节教学内容时,虽然每个学生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但是,在行动上却不知如何去做。这时,教师就可以从电视中找到“朗诵者”这个综艺秀节目。去年是祖国建设70周年大庆,与很多的选手都以祖国为对象进行朗读,教师可以节选其中的一段与本文进行比较学习。学生从微课内容中一起和朗诵者激情澎湃的语言中感受到足祖国的伟大。一边能够对祖国产生无限的敬畏之情。微课与课堂教材内容相互穿插,学生再次解读课文,个个都兴趣盎然,踊跃陈述观点,甚至有独到见解。依此类推,有关景物描写的篇章,就更加适用微课的直观表达。
三、借助微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拓展课外延伸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强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运用微课教学,录制一段教学视频,在播放的时候就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的兴趣,课堂教学发生了角色转变,教师只需要发挥引导作用。
另外就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辨别能力及自主选择能力薄弱是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其接触到的信息、受到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语文教材因篇幅原因,提供给学生的素材、信息还是有限的。教师可提炼出与教材关联性较强,又契合初中生理解的兴趣元素、素材制作微课,延伸拓展课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信息接触量,以利于其提高语文素养乃至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样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对课外教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延伸,能够更多的掌握知识,增加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这样有益的课外拓展延伸,学生掌握了更多知识,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更为透彻。?
四、结语
简而言之,随着如今教学要求的不断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探寻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教学效率低下,同时还不符合当前教育需求,而微课这种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初中教学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如果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飞.理想课堂模式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
[2]张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学周刊,2018(20).
[3]刘惠玲.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现状及应对[J].学周刊,2018(32).
[4]戴清贵.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