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阅读和写作,其是语文学习当中最基础的两项内容,尤其是初中语文,它奠定着学生高考的基础,且在语文考试中,阅读和写作也是占据分数最高的两项,故如何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值得讨论。在课程改革中,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和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鉴于此,教师必须提高运用读写结合方式教学的能力,以提高课堂的质量及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研究
1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视,但是中学生的读写能力普遍不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是将阅读和写作分为两部分来进行的,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知识无法被中学生接受,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得不到提高。初中教师培养中学生具备良好阅读习惯,可以增加中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随着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就需要中学生有大量的阅读作品支持,两者相得益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中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这对于中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语文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将读写相结合可以为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打下基础,激发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加中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利用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
有些教师认为,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相比直接在课堂上教学要费时费力得多,事实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时,教师运用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明确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揭露文章主旨,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何不断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裁断?契诃夫写本文究竟想表达什么思想?课文中有提示,大家尝试找到并标注。你是否赞成奥楚蔑洛夫的做法,写下自己的见解。这些问题的共性都是分析文章主旨,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延伸性。教师也可以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与课文相关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意义的真实性。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将他们分为若干小组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并选择总结质量高的小组在全班发言,结束后进行表扬、奖励、总结,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写作能力。
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
3.1以阅读为基础,由阅读促进写作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师要让学生读有所获,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重点关注文本中所呈现的优美文字、词汇、佳句、名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要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到写作的技巧,真正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字斟句酌。中国文字丰富而寓意深刻。教师要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引导学生悉心体会文本的用字之妙,提升学生对内涵丰富的文字具有敏感度。比如,“冷”字,该字有多种释义,常用的意思有气温低、漠然、生僻等。教师要教会学生在适当的时机选择使用不同的字义,要让学生具备正确使用文字的能力,准确地将“冷”字运用到相应的、适合的地方,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中积累深厚的文字功底。其次,教师要强化学生从语句到整篇的学习。初中语文学习阶段具有大量的阅读资料。学生如何阅读、高效地阅读、学有所获地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语句揣摩开始,到全篇文章的理解思考,实现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名言佳句,从整体上把握全篇文章的精髓,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及写作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强化学生从句到段进行解析,以及由段到篇进行分析,由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原文进行仿写、缩写、扩写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语言练习,以及对语句中不同语法成分的正确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3.2增加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很多经典名著,以及国外的名著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学生阅读名著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可以为自己的作文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对于刚刚接触初中作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到真正写作的时候只会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干着急。因此,学生只有在日常的阅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到了写作时才会有内容写、有东西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阅读量的积累,要给予学生专门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沟通与交流。例如,在平常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几堂专门的阅读课,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连续安排两堂课外阅读课:第一堂课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第二堂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作品,在课上进行交流,让学生彼此互鉴。这样可以让学生发现一些好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3.3丰富训练形式,促进读写结合
(1)补白式练笔。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需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将读写多样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在课堂中让学生练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补白。例如,一些课文会省略结尾,为读者留下悬念,或对人物心理描写进行省略,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这些部分进行补白,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2)改写与扩写式练习。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改写练习,改写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单纯对句子的更改,有缩写和扩写。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故事情节进行总结,练习文章或段落的缩写。而在学习文言文和诗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写训练,将文言文改成白话文,将简单的诗句用优美的词语描绘出来,这样既练习了写作,又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和诗歌的理解程度。
3.4优化评价机制,培养写作成就感
以往的作文评改,多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检查、评价,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需要将评改转化为学生写作技能训练的新途径,让学生经过作文评改去进行二次思考,逐渐形成作业闭环。教师的鼓励和点评,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突破,进而获得更大的成功。例如,现代著名作家丁玲在获得了叶圣陶的帮助后,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从而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因此,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可以抱着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秀之处,对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赏。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情感极为丰富,教师的赞许对他们极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信。
4结束语
所谓读写结合方式,就是让学生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充分融合。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能将读写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就显得很重要。让学生徜徉其中,畅所欲言,言无不尽,这样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能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而且能为枯燥无味的课堂增添许多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邹小姗.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73.
[2]李德育.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84.
[3]阿依努尔·吾买尔.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