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东西方的全方位文化交流,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却正在慢慢衰退,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现象,与之相应的是,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正面临着崭新的机遇。机遇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如何找到一个着陆点,亲吻传统文化散发的余热光辉,这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并且结合本人的教学实例,以高中语文为研究对象,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此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广大同行的研究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奠基石,如房子与地基,万丈高楼平地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则要尽可能地令其施展其魅力,使传统文化保存、流传、创新、生长,始终把它的精华融入到教育过程的过程中,发挥其巨大作用,抚去其历史的尘埃,使之重新绽放耀眼夺目的璀璨光芒。为了更好的通过感受艺术来学习传统文化,并通过艺术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为树立完善的人格和崇高品格打下坚固的根基。
一、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让学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以及魅力,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也有利于在学生的周围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可采取布置教室的方式。当我们学习完《论语》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抄写一些喜欢句子,让后张贴在教室的四周,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古典文化的气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采取办黑板报的形式。当老师在讲解“梳理探究”这些内容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办理黑板报,挡在课余时间,学生通过观看黑板,从而给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讲解必修三的“梳理与探究”时,主要内容时《交际中的语言应用》,让学生知晓并且掌握一些称谓语、禁忌语以及为委婉语,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中国自古以来称谓的变化,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利用传统服饰来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几张王熙凤、林黛玉以及贾宝玉的图片,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我国清朝的服饰文化,并且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解我国服饰的变化,既拓展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服饰文化,一举两得。
二、在阅读课中渗入传统文化理念
高中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语文的阅读文章比较多。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文章内容时,可采用适当延伸课文内容的方式,从而将传统文化渗入在课堂内容之中。
如在讲解《动物游戏之谜》这篇课文时,在讲解完文中的一些动物后,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有关“中国龙”的故事,从而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了其中。首先,以图片呈现:这些图片包括中国龙的各种传统装饰、器物等;再如年画中的赤色等多处鲜明用色,进而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红色的确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是中国传统民俗中所不可或缺的颜色,是中华民族流淌在骨子里的澎湃的炽热的颜色;其次,老师也应该着重指出了“红色是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颜色,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颜色,它象征着节日、热闹,也代表着好运、美好的祝愿,也更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的颜色。”这里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解释清楚红色的象征意义,如火元素的颜色,另一种则是探索某一文化形象背后的老师对现实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幸运的追求;再次,介绍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是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其精华,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不仅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也升华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延续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更绽放了属于炎黄子孙的生命色彩、文化光芒。
三、引导学生思考并感悟传统文化
随着高中语文课堂改革,要求转换课堂的角色,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且解决相应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入解读文章内容时更是如此,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有关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如自古以来中国的座位顺序。必修一的课文《鸿门宴》一文中,刘备赴关羽的鸿门宴,文中有一段关于位置的文字描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通过位置的安排,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提问到“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同学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时候的教师在总结学生的答案时,可以渗透一些有关中国自古以来的座位顺序。一般来者为客,作为主人则应该尊重,而东方自古以来就是最为尊贵的地方,因此当家中有客人来的时候,客人都是坐在东方的位置,这样的位置安排以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而项羽邀请刘备前来赴宴,自己坐在了东方的位置,让刘备坐在西方的位置,这里体现了项羽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等性格特征。通过这样讲解方式,从而让学生感悟,并且思考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结束语: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有着深刻的影响与丰富的内涵。文化包含着思考角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教育理念等内容,有着较为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同时也影响和表率着后代的生活和教育,传统文化也会提升学生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闫斌,闫海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渗透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35-37.
[2]任国鹏.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90-91.
[3]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36-137.
[4]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