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 快乐作文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许伟光
[导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令许多教师头疼,特别是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力度特别大,老师为此深感烦恼。那如何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再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中丰富语言,拓宽视野,最后为学生搭建展示习作的平台,体验习作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让学生放飞心灵,变“要我写”为“我乐写”,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字:习作  教学  兴趣   素材   展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把写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也为作文教学煞费心思,在教学中先揭示习作内容及要求,再指导写法,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并评讲,这是一直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学生的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发展,同时这也花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也因为写作文让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时间悄悄溜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文教学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在写法上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关键是要做到言之有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怎样放飞学生的心灵,快乐作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开心扉,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上出实效。例如:中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对此产生了兴趣。但是,课本每一单元的统一命题却扼杀了学生不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统一指导,统一思路,学生作文大多是表达课文上教的,抒发的是空乏的属于别人的情感,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每当学生拿到题目后,苦思冥想也无所收获。正因为学生的情感不能表达,使他们失去了童心的纯洁无瑕,结果学生作文只能“空文”。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老师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观察,让学生多说,时间一久,学生对习作自然而然就产生亲切感。学生习作的心扉已经打开了。
        二、拓宽多渠道,获取习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作文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通过长期的尝试和研究,我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渠道去捕捉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一)从生活中获取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是作文之本。”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的快乐,写出生活的精彩。


        生活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观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做、所见、所闻等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教师也可以通过DV拍摄精彩的瞬间,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精彩的影像中学会习作。例如:老师带学生去郊游,教师让学生根据根据这次的经历,写一段印象比较深刻的话。老师在这次郊游的过程将同学们的穿着、言语、表情和行动,活动的场面就用DV拍下来,上传到电脑上,准备在作文讲评课上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写下来的片段都是干巴巴的,没什么内容。这时老师播放DV拍下来的场景,通过慢镜头,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写话也就能够找到思路。这时老师再次指导学生把郊游的经历描绘出来,这次的内容就比前面写的更具体生动、语言更流畅、优美。从而体验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也陶冶人的情操。
        (二)从阅读中获取素材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学生多看书读报,拓宽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充实写作材料,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感受,并学习作者选材与立意,段落结构,开头与结尾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的,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使文章增色生辉。
        三、展示习作,体验成功乐趣
        多种评价手段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习作评价的效能,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多渠道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搭建展示的舞台。
        在学校老师对学生写出来习作及时表扬,从书写的整齐、语言的通顺、选材的创新到某个用词的准确应用,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在表扬的范畴之内,每一次细致入微的表扬,都会使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方向,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作文最好是面批,但对于共同的评析,教师如果只是用口头语言来描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利用多媒体中的实物投影,就能很好的反应学生在写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入门作文教学有很大作用。实物投影除了能修改问题比较突出的作品,更可展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的愉悦感。也可以通过广播、学习园地、黑板报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的天地。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增强学生写作欲望,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学生有机会,教师利用班级微信、QQ、博客等来满足学生发表的欲望。实践证明,多种评价能满足学生展示习作的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究的重要课题。探究作文教学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作文训练的新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轻松的生活氛围中积累知识、丰富语言,学会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能力。我相信只要用心钻研,大胆实践,定能探索更有效、更新颖的作文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2.《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作者:郭丽苗
3.《浅谈小学习作教学——先学会走》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