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小练笔的设计与教学思路探寻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吴秋兰
[导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其后提出了一系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小练笔的教学实施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小练笔;设计;教学思路
        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在开展作文写作教学活动时通常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缺乏一定的主观意识及能动性,对周边事物尚未树立起正确有效的价值理念,同时无法对语言进行高效的运用。基于此,在课堂小练笔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克服上述问题,适当增加小练笔的次数和效率,以此实现其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及持续发展,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和有效开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针对高年级的作文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及院校发展实际需求,找到持续高效的教学策略。但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效果及效率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一方面,学生对写作提不起兴趣,缺乏激情,没有凸显出足够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写作认知不够,对自身能力不自信,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品脱离实际,没有渗透个人情感,假大空,无法充分吸引他人注意力,获取他人认可。另外,作文教学模式及方法相对于其他模块过于单一,教师仅仅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集中的作文训练,不同单元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连贯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展了随堂小练笔,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优化教学现状,推动着作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随堂小练笔大多是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材料,生活化,实际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随堂小练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够快速的完成,通过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同时获取相应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但目前,部分小学学校对于随堂小练笔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开设时间不足,也没有找到教学的有效切入点。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必须立足实际情况,探究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及途径,以此切实推动写作教学的有效发展。
2 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小练笔的教学实施方法及策略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累情感,加强对语言的整体感悟感知,同时根据自身理解进行高效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切实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必须有意识的深化课堂小练笔,提高了这一环节提高的教学深度及广度,从而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2.1 在文章基础上实现内容延伸,引导学生自主续写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注重阅读质量及效果的提升,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接触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感悟作者表达的真实情感。尤其是针对部分结尾内涵较为深刻、开放式的文章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对结尾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其内涵价值,根据文章中的事件走向、人物性格合理推测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对课文情节进行有效的续写,使之成为连贯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为深入透彻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同时培养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人文与工具的协调性、统一性。《穷人》这一文章教学时所开展的随堂小练笔可以紧紧围绕桑娜未来的生活及两个孤儿的命运进行有效的续写,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传统的写作形式及要求进行精简,丰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理解自由表达想法意见。
2.2 有效实现文章的补白,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扩写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所使用的教材通常为新教改版,其中大多数文章均是名师大家所创作的,不管是文章的内容形式、语言结构都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和生动性,语言优美,整体结构科学合理,主次分明。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深入了解文章的细节,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扩写的有效切入点。

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文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在课堂中会提出大量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内涵进行阐述,凸显出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特征,找到自身感兴趣喜欢的故事情节并发挥自身想象力,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前后的扩写衔接,找到合适的位置。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对鲁迅这一人物进行深入分析,阅读其小说,从而透彻的了解鲁迅的文学特征,通过这样的小随笔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及写作能力。
2.3 掌握文章迁移要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教材中所收录的所有文章内容都是作者经过实际生活体验并感悟得出的心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学生开展阅读及写作教学活动的主要基础和途径。具体而言,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学习能够最大程度的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其掌握写作技能技巧及方式方法,开阔思路,因此,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当立足于实际生活充分凸显出教学生活化,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学会知识的迁移,从而掌握文章的基础写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例如,在进行《腊八粥》这一文章的实践教学时,大多数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想象出腊八粥的形态和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食物。再例如,在进行《少年闰土》这一文的教学时,大多数学生会喜欢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因为其勇敢机智,生活经验极其丰富,鲁迅对闰土的刻画可谓是惟妙惟肖,运用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在学生脑海中刻画出生动直观的人物形象。此时,我们可以结合语文课本提出如下小练笔:照片凝固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学生可以从自身相册中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仿照第一自然段进行仿写。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文章所凸显的内容本质上来源于生活,要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及写作水平必须深入观察、分析、热爱生活。
2.4 实现文体转化,鼓励学生积极改写
        新课标教学目标中对不同文体不同表述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明确。例如,说明文、叙述文、诗歌等文体形式表达方式均具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对此提出了多元化的目标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及侧重点,勇于尝试文体的互换改写,以此掌握文体的特征及使用方式,同时激发其对作品的兴趣爱好。例如,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根据自身的理解和认知改写成叙事性的文章,融情于景,写景抒情,将简短诗词中蕴藏的意境、情感通过系统化的文字进行表述描绘,淋漓尽致的表露出作者的思想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说明性的文章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转变成为童话故事,运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激发他人的阅读兴趣。
2.5 延伸生活,写好读后感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凸显出其本身的艺术特征,同时也有极强的思想性和工具性。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息息相关、相辅相成。阅读从本质上来讲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理解及文字语言的描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主要情感。但与此同时,学生还应当通过写作的方式将思想情感回归于文字语言,分析并延伸拓展作者的情感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陶冶情操。基于此,针对一些主题较为突出的文章内容而言,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写出读后感,从而感知社会,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及人生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小练笔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文章基础上实现内容延伸,引导学生自主续写,有效实现文章的补白,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扩写,掌握文章迁移要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实现文体转化,鼓励学生积极改写,延伸生活,写好读后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课堂小练笔的价值作用,提高运用效率及质量,切实推动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发展。随文小练笔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只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语言拥有“尖锐的敏感,极致的严谨”,才能架起随文小练笔与写作的桥梁,使学生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袁孝菊.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小练笔的设计与教学思路探寻[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0(004):46.
[2]陆海凤. 小练笔在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 0.
[3]方江艳. 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六年级上册课堂小练笔的探索与实践[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