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曲娟
[导读] 职业精神是现代企业和市场特别注重的,他们在选择人才时十分看重是否具有扎实认真
        职业精神是现代企业和市场特别注重的,他们在选择人才时十分看重是否具有扎实认真、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的职业精神。因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的教育十分必要,而语文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个载体之一。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的现状。
        现在的中职生除一小部分通过高考升入到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之外,多数学生在中职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还不够成熟,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如果具备一定的职业精神将为他们大大提高竞争的砝码,但是对目前的中职学生来讲,这样的职业精神恰恰是他们所欠缺的,也是需要亟待加强的。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当前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有效融合职业精神做的不够。具体表现在:
        1.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的路径单一。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开始关注职业精神的渗透融合,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也不够系统,融合渗透的路径较为单一。目前大多数语文课堂教学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教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虽然采用了一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效不大,多数学生还是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忽略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下的语文教学现状,无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得不到有效实现。
        2.职业精神没有纳入到语文教学评价中。
        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偏重于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考查和应用,对于学生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精神的考查没有得到重视,没有纳入教学评价中。没有将职业精神纳入教学评价内容中,这也造成教师、学生对职业精神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的不重视,影响了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的养成。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的具体路径:
        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将职业精神渗透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具体表现在:
        1.挖掘现有教材有效融合职业精神。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语文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探讨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有效渗透职业精神。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和该专业领域企业员工所具备的职业素质,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的职业精神的渗透方式,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敢于表达,团结合作,大胆创新等,帮助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其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如在《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母子三人四次吃面的不同去感受正是由于一家人在困境面前的互相支持、团结拼搏才最终战胜困难,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由此引入团结拼搏是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进行职业精神的渗透。
        2.根据某个职业话题定期组织学生展开即席发言,辩论赛、演讲赛等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能够明辨是非,提升对职业精神的认同感。
        如在电子商务学生中开展“马云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即席发言,引导学生思考马云的成功绝非偶然,一帆风顺,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和坎坷,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从而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如组织学生开展“人的命运是甴自己掌握还是甴社会掌握”辩论赛,引导学生通过辩论认识到虽然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人的命运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但要坚信自己的命运还是甴自己来主宰。
        3.在写作训练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对于职业精神的渗透,要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是让学生感悟文本,还需要通过写作的方式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多角度去创新思维,有效融合职业精神。
        如在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一年级,组织学生进行“我爱我的专业”征文比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兴趣。在中职二年级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启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境界进行深入思考,树立远大、正确的职业奋斗目标。在中职三年级就业前我们会组织学生撰写《应聘信和自荐信》,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自己,不断改进完善自己,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与体验,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能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促进学生彼此间的感情交流,为完成某一目标而亲密合作,形成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平日教学实践中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服务,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等公益活动;组织学生职场认知,走进和自己专业相近的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等活动,在一次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职业精神的渗透。
        5.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
        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就需要与之配套的教学评价。要将学生的职业精神纳入到语文教学评价中,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分数来衡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学生平日课堂表现,参与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等情况严格记录,纳入到学生的考核评价中,最后学生的语文成绩应为总评成绩。我们具体的操作是:总评成绩=平日表现成绩25%+期中考试成绩25%+期末考试成绩50%。只有将职业精神的评价真正的纳入到学生的考核评价中,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才能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有效进行下去。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养成,这不仅是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特点。职业精神是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的有力武器,只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职业精神,才能使学生由学校到社有效过渡,以增强中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有利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中职学校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办学环境中取胜,就必须具备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的办学优势。而要突出这种特色优势,就要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内容要和企业需求接轨,吸收企业优秀文化进校园,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精神,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培养的学生企业欢迎,供不应求,这是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最有利的体现。
        总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在教书育人、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功能上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语文教学阵地,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