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家园合作模式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朱慧
[导读]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当中,幼儿教育是我们最为容易忽视的一个部分
        摘要:在以往的传统教学当中,幼儿教育是我们最为容易忽视的一个部分,所以在早期的时候我们将幼儿园称之为托儿所,主要目的是看管孩子,确保孩子的健康安全,实行幼儿集中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将幼儿教育作为了当前幼儿园的主要目的,力求在孩子意识初期就开始搭建教育基础,实现未来教育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园合作;开展策略
但是在开展实施当中发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冲突的时候,就会造成学生失去正确学习方向,降低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教育事业提出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学相融合,形成新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让两个重要的教学环境进行有效沟通、相互配合,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开展家园合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一、家园合作模式在幼儿园教育当中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两者的关注对象都是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所以在家园合作模式当中,让教师和家长处于同等地位,以三角形的模式将学生至于教育顶端,通过家园合作搭建良好的关系平台,教师和家长之间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分析、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彼此的教育经验和教育问题,实现幼儿教育共同发展。
(二)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各方面情况
        在现代家庭当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尤其是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会出现对多方面情况的担心,例如吃饭问题、安全问题、环境适应问题等等,有的家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选择晚送孩子上幼儿园,有的家长会时刻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模式,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科学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以及基础生活能力,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可以针对孩子的个体情况进行实时沟通,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避免不良后果出现。
(三)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年龄较小,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安全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家长进行相互合作来实现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教师和家长通过家园合作模式,可以有效进行教育方式和进程的分析,并针对分析内容进行配合教学,实行双向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如何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开展家园合作
(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现代生活的忙碌,家长常常会因为工作和生活而忽略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总觉得没有时间,有老师可以教育,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教师,也是孩子最为需要的陪伴。亲子关系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愿意尊重父母并接受父母的教育。所以在家园合作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合作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有效辅助。
所以在现代幼儿教育当中,幼儿园经常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彼此的想法,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例如我们经常玩的踩气球、小脚踩大脚、我喂爸爸(妈妈)吃豆豆以及校园亲子运动会等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
作为家园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随时进行相互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科技信息极为发达的时期,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多种联系方式进行实时沟通。例如今天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教师与家长充分沟通之后,才可以知道如何相互配合来进行更好的全面教育。


教师作为科学教育的实施者,在家园合作当中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尊重家长教育的出发点,针对错误或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可以采用委婉合理的修正方式来引导家长配合自身的教育工作,而不是贬低家长的教育方式,拒绝家长的教育辅助。通过彼此相互沟通的过程,找出合理的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积极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
在现代幼儿园教育当中,会针对孩子的知识需求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会鼓励孩子将教学成果积极展示给家长,通过家长的肯定和鼓励,来让孩子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所以在孩子教育时期,家长一定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善于肯定和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
例如在幼儿园教学当中,教师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洗自己的小手绢、自己铺床、自己穿衣服等等)在回到家中孩子就会自己主动地做这些事情,但是有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说“你看看你根本洗不干净,放那一会我自己洗吧。”或者“不用你做,你还小这些都是大人做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就会为学生造成学习矛盾,到底应该听老师的还是听家长的,导致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大大降低,所以父母要积极肯定孩子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并适当地给出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如:“宝贝真棒,这样做你看看是不是就更好了?”),以此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效果。
(四)正确支持教师的教学作为
幼儿园教育作为科学成熟的基础教学体系,家长要充分信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并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并有利于树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教师经常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参观科技馆、动物园、手动制作等等,很多家长会认为这些没有实际教学意义,告诉孩子这些活动都是没有用的,不允许去甚至会诋毁老师的教学目的。这样的行为不但影响孩子的集体意识,打消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还会降低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度,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一定要持有正确的教育观点,明确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避免雇佣关系的认知出现,不能认为既然花了钱教师有就必要按照家长的需求来做。而是要在家园合作当中,了解彼此的平等关系和教师教学的必要性,尊重老师的教学行为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五)相互协作维护孩子健康心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我国当前重点的研究对象,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深入实施,不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积极提供相对应的辅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摒弃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的传统思想,而是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在与教师的相互配合下进行健康心理教育。
我们经常会听到熊孩子这一名词,主要是指一些调皮的孩子由于不懂事,暂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做出了一些不可理喻,带有破坏性的事情,如果不及时修正就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也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思想脆弱,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造成情绪低落。尤其是近年来幼儿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不同时间点针对不同的环境来相互配合,维护孩子健康心理,提高孩子心理素质。
结束语:
家园合作是我国近代最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幼儿园和学生家庭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情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其中家庭是促进孩子学习的督促者,幼儿园为孩子成长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在孩子成长教育期间幼儿园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情况,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到教育当中来,而家长有必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满足幼儿园正常的教学需求并给予回应,提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来完善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家园双方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尕女.浅析幼儿园教学中家园合作的作用[J].情感读本,2020,(11):102.
[2]季海燕.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园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3):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