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的孩子拥有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特征。如何让美术活动更加有趣,如何科学利用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来实现幼儿园孩童阶段的线描画题材教育会在正文部分进行讨论。然而,线描画可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等。所以,我在本文提出,现阶段幼儿园老师需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线描画题材,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们对线描画以及美术活动中的兴趣。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孩子们认识线条,学习如何画出线条,最终让幼儿们灵活地进行绘画。让孩子从绘画中受益,培养绘画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本文旨在探索线描画题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幼儿教学;线描画题材;美术活动
幼儿线描画线教学一直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基础课程。顾名思义,线描画就是用线条来创造一幅完美的画。在幼儿园这个阶段,线描画作为基础课程不仅能让孩子对美术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比如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艺术鉴赏能力等。即使幼儿未来的发展与绘画无关,这些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派上用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美术,发现其中的美好,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所以,如何教好孩子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考虑的[1]。
一、观察是了解线描画的开始
名画的美不仅体现在画家的坚实基础功底上,而且体现在他的本意和绘画背景上。在画作中,除了能够体现画家对艺术史的巨大贡献外,还有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追求美的精神。例如,名画《蒙娜丽莎》的美首先来自于精确的计算,再加上画家进行的脸部特殊处理和精湛绘画技巧的全面展示,使得整幅画卷散发出无穷的美,这是普通画家无法企及的。所以,幼儿在欣赏绘画时,老师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幼儿,让幼儿逐渐感受到线条的美。虽然孩子们暂时无法理解画作真正的含义,但是美好的画作就如同一粒种子,能在幼儿们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尤其是名画画作中色彩的冲突对比,能够让孩子观察到线条和色彩变化的美,不仅增加了赏画的趣味性,更提高孩子的想象空间[2]。
二、循序渐进,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同,他们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老师们可以尝试从最简单的教学开始,从最基本的“点”开始,然后逐步增加难度到“线”。绘画内容也应从简单的基本图形开始逐渐过渡到学习绘画复杂的小动物。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会理解得比较慢,老师在这时候就需要悉心指导,不能表现出急躁,否则很容易会打击幼儿们的积极性和兴趣,甚至影响他对绘画的美好向往。所以,老师们在初学阶段,应该着眼于提高幼儿们的绘画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幼儿日积月累,从点到面地了解美术知识点,激发幼儿们对线描画对美术活动的好奇心和热情,为他们日后的绘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创作完成后,老师发现了幼儿们存在的问题需要耐心指导并及时纠正,让幼儿们获得成就感和自信,从而更愿意主动进行学习和绘画[3]。
三,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线”是线描画的基础。在日常的美术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们加深对“线”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线描画产生兴趣。众所周知,绘画中的“线”是绘画的基础,也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提高孩子对“线”的理解,从“线”的角度看世界,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事物是如何通过线条构成的,从身边的例子入手,可以提高幼儿们对绘画的兴趣。
除此之外,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也是必要的。比如,优秀作品要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阅读角要需要放和美术相关书籍,让孩子生活都充满线描画以及美术的元素,这样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
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而变得更加努力和认真,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幼儿提高对绘画的兴趣。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以及耐心的教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绘画能力以及绘画的自主性,使幼儿们增强对绘画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线描画学习的目的。
四、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绘画内容
幼儿年龄小,接触的事物有限,但容易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老师在选择线描画题材时,要选择孩子比较熟悉的事物和人物来开展美术活动,让幼儿在画画中把自己印象中的形象描绘出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对艺术的热情。事实上,不仅仅是幼儿,我们老师中的许多人或多或少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事物会比较敏感。因此,在日常绘画的过程中,选择幼儿们喜欢的事物作为绘画内容,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某次教学中,我发现幼儿们对描绘漫画的主角特别认真,并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漫画角色做出一定的改变。因此,我通过幼儿们的兴趣,引导幼儿们把“兴趣”转移到绘画上,最后实施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使得幼儿们在创作过程中,是积极的,乐在其中的,所以,选择幼儿们喜欢的绘画内容不仅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们的兴趣和表达欲望[4]。
五,营造良好的美术氛围,提高幼儿绘画乐趣
老师为幼儿创造出和谐良好、轻松愉悦的美术环境,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让幼儿能够真正自由发挥创作,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想象力,画出独特、新颖的作品。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偶尔抽出一节课来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因为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可以激发幼儿们可以对绘画作品的兴趣。在这个时期,幼儿们不能欣赏过于复杂的作品。因此,我们应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画作进行欣赏。因为过于复杂的线条和颜色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在艺术鉴赏中,可以将画面拆分为点、线、面三个部分,这样不仅便于幼儿理解,还可以让幼儿们从多角度欣赏绘画艺术的美,让幼儿懂得如何组合才能构成美好的画面,让幼儿们对画家的绘画手法有一定的印象,为幼儿们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结论
线描画教学不仅要依靠老师们的努力,还要让幼儿们带着兴趣和想法进行学习。一旦绘画学习变成了被动的灌输美术知识,就完全违背了开展美术活动的初衷。孩子的思维是自由的,老师不应让幼儿们的思想受到限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让孩子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郭霞. 线描画在农村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构建中的应用[J]. 好家长, 2019(5):225-226.
[2]卿丽蓉. 线描画在农村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构建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5):122-123.
[3]谢渝芳, 卿茜, 严静. 在幼儿园线描画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研究[J]. 教师, 2019, 000(003):116-117.
[4]田俊. 情境教育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6):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