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朱咏仪
[导读] 当前,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单的商业竞争,或者是物质竞争
        摘要:当前,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单的商业竞争,或者是物质竞争。更深层次的来说,彼此之间的竞争已逐渐进入到知识竞争阶段。并且当前世界各国也在逐渐由市场经济时代逐渐转化到知识经济时代,可以说当代人才若想要在社会、在世界上站住脚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知识与教育之间又具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可是客观来说,当今的教育是否正确,其所形成的结果是否有效,却仍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思考
        前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语文是学生进入学习领域所需要接触的第一个学科,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学科,但语文又不单单是一个学科,其也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学生在社会立足的工具。一直以来,我国都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荼毒,很多教师都会认为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可是这一教学重点十分狭隘,并且无法满足当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们必须要做好教学创新,走出自己教学理念的舒适圈。
        一、提升识字教学有效性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开展识字教学。语文本就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学科。站在生活角度上,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深度,也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汉字的字形意,然后鼓励学生通过生活联想的方式达到对汉字的有效掌握。以简单的“田”字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展示这一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例如,很多农村的田地就是以四方格为主要排布方式的。通过这一方法,锻炼学生的识字水平。或者,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猜谜小游戏。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消除枯燥意识,进而加强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告诉的“告”字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一口咬掉‘手’的尾巴,会变成什么汉字呢?”在猜测字谜、分析字形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会掌握汉字的字形以及汉译。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例如在学习“尖”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尖锐部分的物体。例如圆锥体、漏斗。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物体,具象的了解“尖”的定义,从而完善学生对于汉字的认知体系。
        二、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注意能力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生经常会面临着较多的学习障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并且需要保证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水平能够达到平均状态。在明确小组划分结果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处理阅读任务。
        例如,在讲解《巨人的花园》时,教师可以在阅读前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巨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巨人最喜欢的小男孩是谁?问题提出后,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和自己同小组的同学共同探讨[1]。

任务完成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将整个故事以课堂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借此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深度,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人物情感,增强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是一个很容易就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群体。情景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以及心态。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融入文章所构建的氛围中,加深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阅读体验,进而增强自己的阅读有效性。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慈母情深》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比较舒缓悠扬的音乐。在讲解《开国大典》时,教师则可以播放一些比较激扬振奋的音乐,或者也可以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教学导入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升写作教学有效性
        对于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并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也不具备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写作一直都是他们公认的语文学习难点。然而,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学生和教师无法逃避的一项任务。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创新的方式,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加强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保证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趣味性以及道理性的课外读物。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养成记录好词好句的习惯,借此拓展学生的积累范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入值日报告小环节。要求学生为其他同学朗诵一篇文章或者讲述一个故事,借此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提升口语教学有效性
        现如今,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语文教师应重点关注的一项教学任务。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教师应注重调节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要对学生过于苛责,也不要摆出一副过于严肃的表情。这样只会让小学生不敢说话。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乐于教师主动沟通。在课堂上,当学生能够正确的回答出问题,教师可以予以学生表扬以及奖励。即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激励的方式,使之能够主动修正,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借此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多的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锻炼口语的机会。例如,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或者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一份简单的教学演讲稿,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以此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有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所需要了解的语文知识难度并不高,并且不会具有较深层次的内涵性质。其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任务就是要夯实自己的基础。所以,教师需要以语文教学为系统化的核心,将其分成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口语教学,然后逐一的创新教学方法,更改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全新的教学结构,对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教学辅助及教学引导。
        参考文献:
        [1]金旭英.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孔凡柱.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