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学生对于语文的高质量学习有利于其日后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学好语文也可以提升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与掌握。国家新课改背景下,更加重视师生互动性与学生自主学,情境教学法可以充分地满足这一目标,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我国教育行业正在稳步实施教学体制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存在一定局限性,课堂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已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创新型教学模式与教育体制的研究与发展才是推动教育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一众新型教学方式中,情境教学发算是相对具有优势的一种模式,其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在局限于课堂“灌输式”教学,利用各种学习主题、情境创设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1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1.1 提高学生的事物鉴赏能力
情境教学法可以说是一种形象教学法,能够通过特定方式将学习主题中文化背景、社会生活、艺术情感等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会在课堂教学中走进另一个围绕于书本知识的情境当中,这种情境体现出来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事物。以生活情境的创设为例,在对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模拟的基础之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图片等形式,增强情境的现实性,更加深刻地触动小学生的内心情感,促使学生产生一种真实的体验感,产生一种课本知识走进现实生活的“错觉”,从而理解所学课本文章的背景、情节意义等。久而久之,学生的会形成一个越来越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对于课文的欣赏、理解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了。
1.2 强化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其对于外界环境以及周围人、事物的变化有助于培养其适应能力。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具体是通过各类以小组合作、情境再现为主的趣味活动,如游戏、小型话剧、小组课题讨论等来加以实施。而这些活动的展开基础就是学生的集体参与及合作,这种形式往往能够使学生处于一个和谐又体现竞争关系的状态,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的培养,并且能够有效增进生生、师生的和谐教学氛围,推动其形成和谐、活跃的关系。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创设情境教学法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与其他同学、教师之间的交际能力为其后续的高年级学习生活做好基础。
1.3 满足小学生心理需求
就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含义而言,其内涵体现出了一定形象意义,这种形象性就旨在提升学生对于书本知识中更深层次的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使其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创设情境教学法将静态的书本文字内容,以对话、讨论、交流的形式呈现出来,使这些知识点变得有记忆性,不会以“死板”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因此,情境教学法地应用能够迎合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发展情况,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活动,以丰富多彩、鲜活灵动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需求,极大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带有的单方面传授的缺陷,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2.1 情境教学的创设手段
情境教学发的应用需要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状态与整体水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具体教学方案和策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教学法中具体可利用的创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
(1)实验法。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实验情节,教师可以适当通过动手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主人公具有的某种品质,让学生意识到需要以此为榜样。同时这一方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配合意识。
(2)画图法。根据具体所学文章,鼓励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将课本中的主要场景、事物等呈现出来,然后相互讨论,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中主要情节的印象,又能以此展开讨论,增强沟通能力。
(3)实物模拟法。这一手段的运用就要依托于教学这个角色了,教师对课本内容重新编排,调整其为展现现实场景的课程教学方案,使模拟活动成为教师授课内容中的一部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情境模拟中,增强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以及课堂表达能力。
(4)社会实践法。这一方式就不单单是将教学局限在教室中了,而是根据所学内容,利用户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课本的力量。例如在“爱护环境”主题教学中,教师带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进行环卫工人的一日体验,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传递的核心内容。
2.2 情境教学的应用阶段
首先是情境的引入。这是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第一个步骤,在此步骤中教师既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特定教材课文的引入方式,又要考虑到所教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同教学内容所需的情境创设手段也是有所区别的。其次是情境的分析。这一步骤的最主要目的是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代入感,提升其学习兴趣,因此重要的分析方式就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去表达、去思考。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情境回归。创设情境教学发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都要回归到现实课堂上去,那么如何使学生脱离情境走向对于课文本身意义
的总结与思考就是一个教师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
3 总结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与主动思考的意识,为学生日后的相关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强化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努力突破现阶段面临的学科教学困境,以教学理论为基础,积极探索更为适用的情境教学方式,将此模式更好应用到现有的课程规划中。
参考文献:
[1]罗丰萍.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19):57-58.
[2]雷锡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20(02):183.
[3]汪成建.创设情境 有效生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14):14-15.
[4]姚婷婷.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46.
[5]张冉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