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明君
[导读] 问题是引导更多问题的“导火索”
        摘要:问题是引导更多问题的“导火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但问题的展开有效性跟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有直接性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展开论述,提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帮助教师认清教育形式,更好的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
         引言
        数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要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且有趣。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增加师生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计划,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针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但这也是学生数学基础出现参差不齐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那么,学生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就会失去兴趣,甚至出现厌烦。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提出问题:1.长方体的特点是什么?2.联系以前学习知识,说一说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生活中你会见到哪些长方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对本节课课本进行预习,十分钟之后找学生来回答问题。由于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对于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充满兴趣,待时间到了之后个个跃跃欲试想要回答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答,但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当学生回答的内容偏离主体时,要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重点内容。当学生回答的不够全面时可以找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进而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教师可以利用“接龙”的方式完成第三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来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体,如果有学生接不上来,就要接受“惩罚”,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发挥自身特长表演一个节目。在引导学生能够指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能了解生活,做到知识和生活相结合。
二、创设实际情境,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口头叙述问题,学习效果肯定不是那么的理想。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设计,来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中,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马上就是国庆节了,我们班要出一个节目,为了帮助你们准备道具,我买了7米的绸带,但是表演节目需要8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几米呢?(这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学生听到问题之后,有的开始讨论,有的开始埋头计算,这时,教师可以找学生亲自来分一分这个绸带,分好之后分别分给8个女生。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7米分给八个人就是7除以8,也就是7/8”也就是每个人不到一米,拿剪刀可以这样剪,说着就动手开始剪,而最后每个学生分到的却是八分均等的绸缎”。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地挖掘情境教学的有效形式,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从而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全面的提高。
三、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这样一门学科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问题的结果只有一个,但通向最终结果的解决方法却可能有很多种。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解法并不是单一的,问题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综合性强,解法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教师提出的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综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积极地思考不同的解法,让学习目标并不局限于得出结果,而是如何得出多种的解题思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出结果。例如,在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这节教学内容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邮票的张数来讲述方程。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问题来进行教学“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三倍,而姐姐和弟弟的邮票一共是180张,问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这时,教师就可以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完本节课之后,让学生结合以前的旧知来找出更多的方法计算出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激发自己的数学思维,寻找出更多的解决问题图形,创设开放性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一些问题。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能得出多种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活动要在一定的氛围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自己真心喜欢学习数学,教师才能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的情况下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池.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19):162-163.
[2]潘红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祖国,2018(14):247.
[3]赵晨淼.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1):95-96.
[4]邵德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38):80-81.
[5]吴秀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小学时代,2019(19):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