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何田甫
[导读]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高度重视,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独立的学习和交流,在交流,合作和思维互换中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技巧,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本文讨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运用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因此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各科教学中普及开来。小学是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阶段,在此期间,不仅要提高他们的语言和计算能力,还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提高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综合能力。因此探索有效地小组合作式教学策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大都依赖于教师的教授,无论是课堂内外,学生都不会自主学习,也没有自我学习意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只依赖于老师的教授。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养成自主学习思考数学,形成自己的个性见解,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会自主思考和学习。通过合作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心得,探讨认识的乐趣。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需要小学数学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每个小组都能获得公平的合作和竞争,以便每一个学生都有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在合作帮助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每个小组组员的职责分配必须要明确,可以轮流担任小组负责人,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有锻炼自己的机会。为了最大化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2.巧妙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在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尤为关键。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完全放手于学生,要及时观察小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讨论状态,并在恰当的时间给予启发和指导。在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合作欲望。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问题:已知每斤橘子价格是2元,每斤香蕉价格是3元。如果给你20元,需要怎样买才能花完这些钱?问题一出,学生开始了小组交流探究,得出了四种结果。一是用这20元全部买成10斤橘子,二是买2斤香蕉和7斤橘子;三是买4斤香蕉和4斤橘子;四是买6斤香蕉和1斤橘子。这种开放性的多样数学解题法,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3.加强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指导学生有效的方法,进行任务的细分,鼓励小组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及探究,积极探索数学学习中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学生的集思广益,达成一致结论,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本课涵盖了立方体和长方体各边的数学知识点,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测量,得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在讲解完这些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辅助工具,供他们进行合作学习,例如火柴盒、纸盒等,要求学生合作找出这些物体的面、棱和顶点,并量一量这些物体的长、宽和高,说出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构成的,他们都各有什么特性,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卡纸自主制作正方体或长方体。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后,选派本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教师给出相应的评价,对本次合作学习的收获进行总结和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实践验证,并得出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特征等结论,通过亲身体验这一过程,加深了对这一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建立多元化,全面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中,评估机制的开展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多元化,综合的评价机制非常重要。小学生不只是被评价的对象,而且还是评价的主体。评价与总结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节。评价不仅仅只限于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比如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本组内评价或是组间评价等方式。这样才能使评价成为彼此进行意见交流的有效途径,让每一个组成员都能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学会合作并吸收他人的智慧优点,我们才能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和意识,学会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殷允会.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70+72.
        [2]朱伟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126-127.
[3]李文卓.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09):79.
[4]曲树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69+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